电商帮忙代购海淘 商品出问题可免责


电商帮忙代购海淘 商品出问题可免责

文章插图

去年跨境电商飞速发展 , 天猫国际、亚马逊等展开竞争 , 36家本土跨境电商企业如世纪购、西港全球购、优鲜码头等也逐步落地开花 。 但是 , 对于消费者来说 , 有了这么多跨境电商 , 海购就真的保险了吗?
熊某通过一家全球购的实体店购买荷兰某品牌奶粉 , 却发现包装无中文标签 , 便以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不得进口为由 , 将拥有该门店的重庆某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电商)告上法庭 。
近日 , 沙坪坝区法院一审认为跨境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与电商是委托关系 , 不是买卖关系 , 遂驳回熊某的诉讼请求 。
海购索要十倍赔偿
今年5月8日至16日 , 熊某在一家全球购实体店购买了荷兰某品牌奶粉9罐 , 后发现所有产品包装均无中文标签说明 , 认为电商违反了我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的不得进口 , 起诉要求电商退款1887元 , 并索要十倍赔偿18870元 。
对此 , 电商认为双方的交易方式系跨境电子商务 , 具有特殊性 , 是以消费者的名义报关、通关 , 海关对此种货物也是按照个人行邮物品进行监管和收取关税 , 不需要提供中文标签 。 且货物一直处于海关严格监管之下 , 交易过程合法有效 , 通关产品亦没有质量问题 , 自己不应当承担退款和十倍赔偿的责任 。
是按个人名义通关
6月25日 , 此案在沙坪坝区法院开庭审理 。
法院审理查明 , 熊某分5次在电商所属的某某全球购实体店定购9罐荷兰某品牌奶粉 。 通过电商员工的协助 , 熊某当场填写订单 , 提交姓名、公民身份号码、住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 并向电商支付了货款(含关税) 。 电商向熊某出具了购物收据 。
之后 , 电商通过互联网将订单及原告个人信息 , 报送至海关保税区 。 海关对订单确定的奶粉按熊某出境个人行李、邮递物品的名义办理通关手续和征收行邮物品税 , 最后由被告通过快递方式向熊某交付奶粉 。 熊某收到的奶粉均为境外生产时的原始外包装 , 无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等内容 。
电商出售的是服务
另查明 , 电商将涉案奶粉样品委托给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 , 检验结果符合我国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 。
法院审理认为 , 该案的核心要素是电商是以熊某的名义和费用来处理事务 , 即熊某与电商之间成立的是委托合同关系 , 而非买卖合同关系 。
本案中 , 熊某作为委托人 , 电商作为受托人 , 由电商为消费者提供采购商品、通关纳税、物流托运等服务 , 并收取消费者的购买价款、关税、运费和委托报酬 , 电商并非是销售者 。
换言之 , 电商向熊某出售的是他的服务 , 而非商品本身 , 亦不承担《食品安全法》中销售者的法律责任 , 且熊某未证明因电商的过错造成了自己的损失 。
日前 , 沙坪坝区法院判决驳回熊某的诉讼请求 。
律师支招:跨境购应选大渠道
重庆捷讯律师事务所主任孙远强律师称 , 既然选择海淘 , 就要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 。 一分钱一分货 , 不要去贪小便宜 , 也不要盲目地买很多打折但自己不需要的商品 。 购物时要选择正规、大型电商网站 , 同时保存凭证作为日后维权依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