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国际战略:听东哥这十大观点就够了!( 四 )


采访人员:现在有很多垂直跨境电商在细分领域寻求差异性,跟他们相比,京东的战略有什么优势?
刘强东:我们一个就是品牌的优势,毕竟京东的品牌在国外的很多平台来讲,它的信任度会更高,所以这些品牌可能会更加优先选择跟京东自营的模式进行合作 。 第二,我们是一个全品类的平台,消费者购物的频次会更高,我们获取新用户的成本会低很多,如果你要只是做一个垂直的品类,你想获取新用户的成本是很高的,比如你垂直在母婴这一块,只有年轻的妈妈可能在你这买个几年,一旦孩子大了之后,她可能就离开你平台了,平均每个用户抓过来之后只买母婴这一块,买了几年就走了,这成本是很高的 。 而京东全平台,你过来一次在网上可以买到所有东西,比如我们前一年获取一个新用户可能亏了钱,因为你买东西的利润不足以覆盖掉你获取新用户的成本,但是你买两三年之后,我们从每个用户身上就开始有一点点盈利 。
采访人员:现在各个国家的馆,各个大平台都在做,我们知道京东做的澳洲馆跟阿里做的澳洲馆,亚马逊做的澳洲馆,在细节上有什么样的差别?
刘强东:老实说刚开始差别不是特别大,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迟,京东的自营比例不断上升,最大的区别还是用户体验,如果你在京东网上买澳洲的商品,我们的送货速度非常快,而且能够保鲜,因为我们全品类包括澳洲龙虾,包括澳洲的A2鲜牛奶,大家可以在网上买,可以喝到澳洲A2鲜牛奶了,鲜牛奶保质期很短,澳洲龙虾是活的,活龙虾我们运到中国在网上卖,这个能力可以说是别的平台不具备的 。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自营的供应链和物流不断朝着全球购进行渗透,最后你发现大部分商品都是京东自营的,你买东西的用户体验会好很多 。 而且京东自营的规模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单一一个小卖家跟京东自营相比,肯定销售额是没有我们大的,随着我们的销售量不断增长,我们从国外拿的价格也会越来越便宜,京东全球购的价格,我相信每年也会逐步下降的 。
采访人员:四年前你提到在国内电商方面,始终强调成本和效率,国内电商竞争的核心是在成本和效率上,现在你把这个重点放在了跨境电商上,各家平台都在竞争的情况下,你觉得竞争的点在哪里?
刘强东:跟国内电商没有一点点区别,国内电商前端竞争的是用户体验,后端竞争的是成本效率,也就是供应链能力,供应链就包括成本和效率嘛,前面用户体现好理解,后面供应链的成本和效率也好理解,全球购一样,跟国内电商业务唯一不同的是全球供应链条的整合 。
采访人员:这个供应链条不是你掌控的啊,因为你在国内做的话,供应链基本上能够自建,能够掌控 。
刘强东:我们的全球购业务会越来越多自营,比如我们跟澳洲A2牛奶合作,我们成为各个品牌的代理商,他们在这儿一大批货物交给我们,我们自己报关到中国去,放在京东所有的仓库里面去,到那时候用户体验才达到最佳 。 也就是说终究有一天,京东全球购在整个大平台上消亡,你不知道什么叫全球购、什么叫本地购了,没有区分了,你在京东网上所有的东西都能买到,用户体验一样,不管是欧洲的品牌还是日本品牌,还是澳洲的品牌,你发现跟买中国的品牌用户体验一样的,这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就是最后达到用户体验的高度一致,到那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也没有全球购的概念了 。
采访人员:从现在到那个阶段之间,你需要跨越的障碍需要多久?
刘强东:还需要很长时间,因为全球供应链的链条搭建相对于国内来讲更复杂一些,因为还牵扯到两个国家政府的海关问题,所以我们还是准备去打造一个全球的供应链,比拼的还是成本和效率,到那时候单一的卖家,不管你规模多大,你跟我们全球的供应链条相比,你的成本也没有我好,效率也没有我好,用户体验没有我好,你谈判话语权也没有我们大,到那时候我们的竞争优势会越来越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