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克、百利金、万宝龙日常用钢笔评测 万宝龙和派克哪个好写( 二 )


1988 年 , Toledo 系列以 400 号大小的笔回归市场 , 最早是为 Ebel 集团订制的 , 铜胎镀金的款式 , 不过量产了之后又用回了银胎镀金的工艺了 。
万宝龙 “大班” 146 系列
战后德国的形势似乎不太适合钢笔生产 , 在 1948 年 6 月 28 日的货币改革后 , 情况略有好转 。 钢笔的需求在增加 , 特别是有些顾客甚至为了早点拿到笔而愿意多付一些钱 。 此时新设计的 “大班” 系列包括了 142、144、146 , 还有类似的细款笔 。 …1952 年 , 万宝龙引入了注塑技术 , 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 在表面强度、光泽和视觉效果上 , 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

派克、百利金、万宝龙日常用钢笔评测 万宝龙和派克哪个好写

文章插图

1958 年推出了学生款钢笔 Monte Rosa , 分为配置镀金笔尖的 042 和金尖的 042G , 采用了纯色的设计 , 也有部分蓝色条纹款 。 一年后 , 142、144、146 停产以为新系列打开销路 。
80 年代钢笔产业出现了复兴的迹象 , 全世界的厂家都在生产高质量的钢笔 , 有些是在原有的型号设计上运用了新材料的产品 。 1983 年威迪文推出了 Man100;1988 年派克推出了 Duofold , 都是这样的案例 。 万宝龙家则重新推出了经久不衰的 “大班” 系列 。
2. 分类及日用的一些感受
因为钢笔圣经一书的截止日期是上世纪末 , 而在本世纪三支笔都略有一些变化 , 而相比大部分朋友能买到的都是现在在产的版本 , 因此 , 还是有必要聊一聊分类及日常使用的一些感受 。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 , 很多笔友在谈及书写感的时候都喜欢用软硬作为其标准 , 笔坛年初的时候也闹过一场对于软硬量化的闹剧 , 最终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弹性系数的测试 , 而弹性只是钢笔软硬的一个方面 , 对于整体的书写感而言 , 无疑是管中窥豹了 。 我以下表达的软硬 , 只是相对而言的 , 可能对你来说完全不靠谱 , 请只当作是一个怪大叔的喃喃自语 。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的是 , 鄙人是二手笔的爱好者 , 更是买旧不买新(因为穷)的爱好者 。 所以以下的各种评论 , 仅限于二手笔 , 特别是垃圾品相的二手笔 —— 也许从配图已经能看出一些端倪了吧 。
派克 Duofold International 系列
Duofold 及 Duofold International 系列 , 两者区别在于规格大小 , 在桃心尖时代的一个很短暂的几年里 , 还出现了只能用墨胆的 mini 款 , 有黑色、蓝色马赛克、绿色马赛克、琥珀色马赛克四种 。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 , 根据笔尖样子的不同 , 大概粗略的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箭尖、中期的飘带尖、和现代的桃心尖 。 大小上 , 很有趣的是 , “大豆不大 , 小豆不小” , 几乎适合所有人书写 。

派克、百利金、万宝龙日常用钢笔评测 万宝龙和派克哪个好写

文章插图

很幸运的 , 三种笔尖我都有尝试过 , 然而出掉的是自己最喜欢的飘带尖 。 倒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 只是出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 Duofold 系列的好 , 等自己回过神来发现的时候 , 已然没有心思再去找了 。 也许以后会再买吧 , 不过不是现在咯 。

派克、百利金、万宝龙日常用钢笔评测 万宝龙和派克哪个好写

文章插图

现代产的桃心尖是一种很平衡的笔尖 , 整体的写感是不错的 , 不会特别有个性 , 但是在 M 以上的标号中 , 还是很能体现出 Duofold 应由的那种糯感 , 这是在别的品牌上极少能体会到的 。 中期的飘带尖则是硬朗的风格 , 写起来颇为快意 , 而且下水在三种笔尖中 , 是最为顺畅有力的 。 早期的箭尖呢 , 则是特别传统的派克写感 , 如果你是一路从真空升级上来的 , 会比较有感触 , 像是一支强化版的 75 的写感 。 虽然箭尖在三种尖中是最偏软的一种 , 但是放在整个钢笔市场上看 , 依旧是一种很硬的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