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 。父母体质状况、先天禀赋对于此种体质的形成多见,家族内部长期形成的如不爱活动、口味偏咸、喜爱甜食等不良生活习性也是容易促成和加重痰湿的重要因素 。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多见于肥胖者或素瘦今肥者 。
文章插图
题目的情况,属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阳,或脾阳久虚不能充养肾阳,因而成痰湿 。
脾是生痰之源,因此一个调理原则就是健脾;患者又有肾阳虚情况,这里还要看患者是否有湿温或五更泻等情况 。
饮食方面,总的来说,应忌食肥甘厚味、滋补油腻以及苦寒之品,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限制食盐的摄入,不要吃夜宵,一定要吃早餐 。
可常吃味淡性温平的食品,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瘀祛痰功效的食物,如粳米、糯米、燕麦、荞麦、高粱、小米、玉米、薏苡仁、红小豆、绿豆、绿豆芽、蚕豆、扁豆、黄豆、豆腐、黄豆芽、芥菜、韭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荸荠、紫菜、洋葱、白果、包菜、山药、牛肉、羊肉、狗肉、鸡肉、鲢鱼、鳟鱼、带鱼、泥鳅、黄鳝、河虾、海参、鲍鱼、杏子、荔枝、柠檬、樱桃、杨梅、槟榔、佛手、栗子等 。各种野菜、蘑菇、淡水鱼、牛奶、鸡蛋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
但如果有五更泻的情况,则不宜吃寒凉过于明显的食物 。虽然痰湿者不宜用酸涩之品,但若情况特殊也是可用的 。
肾阳虚情况比较明显的话,可用药茶进行调理,可选药料如山茱萸、沙苑子、杜仲、刺五加、仙灵脾、补骨脂、巴戟天、附子、仙茅、川断、桑寄生等 。
此外,所谓“动则阳生”,脾肾阳虚不能依赖饮食调理,必须动起来,多进行运动锻炼,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球类、武术、八段锦、五禽戏及各种舞蹈等,均可选择 。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之肌肉 。如稍动则喘,还应益肾气,可用五味子、乌梅、肉豆蔻、桑螵蛸、白果、蛤蚧等,其中桑螵蛸、白果、蛤蚧对肾不纳气更有专长 。
脾阳气虚痰湿用配什么中药调理最好?“阳虚”指的是体内阳气不足、阳虚生内寒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冰凉、面色苍白、身体乏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等症状 。
文章插图
“痰湿”指的是体内痰湿阻滞于胃肠或者四肢经络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表现为腹部松软、大便粘滞、四肢困重、咳嗽咳痰、腹胀、胃纳欠佳等症状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临床上很多人阳虚与痰湿同时存在,究其原因,阳虚导致体内水液运化障碍,凝结成痰,与体内湿气互结,形成痰湿;痰湿阻滞日久,影响脾胃运化,阻碍阳气生发,加重阳虚;所以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阳虚痰湿症状兼杂存在的状态 。
要改变这种状态,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养生与调养 。
一、恢复阳气,使其能运化水液 。阳气生发,水液运行顺畅,就不至于凝结成痰湿;这时需要我们养阳气,使阳气生发调达;“病痰饮者,当以温药主之”,就是这个意思 。
二、化痰祛湿,恢复阳气调达 。痰湿阻碍日久,气机不畅,阳气不能生发,加重症状;所以多使用化痰去湿的药材食材,比如陈皮、茯苓、薏苡仁、橘红、生姜、胡椒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