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可以说, 是无监管的投资银行对存在泡沫的互联网股票过度投资, 导致了泡沫的产生, 引发了这次金融危机 。 据统计有5万亿美元的投资凭空蒸发 。 至于这次泡沫是如何挤破的….不如叫这场“泡沫是如何被挤走的” 。 这次互联网泡沫持续和消退的速度都算比较快, 伴随着的也是一部分互联网公司的倒闭, 程序员的失业, 和互联网就业市场的饱和等等 。 对互联网的投资也趋于理性和谨慎 。 最关键的是, 这次泡沫的结束是在酝酿着另一场更为巨大的泡沫 。 几乎可以认为这不是破灭而是转移 。 股市的不景气, 逐利者们又重新把目光聚焦到了房地产, 疯狂和逐利没有停下, 新一代的泡沫开始, 次贷危机来临 。
不仅止互联网行业, 只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各行业均会出现此现象 。 泡沫产生时, 可以简单多说是因为钱多 。 钱的来源, 一方面是经济健康发展真实创造和积累的财富, 一方面是资本游戏“借”出来的纸面上的钱 。

文章插图
可怕的是资本游戏, 借钱时造就繁荣和乐观气氛, 大家一起吹泡泡, 还不上时, 债务危机爆发, 泡沫破裂 。 这是市场经济本质固有的现象, 会有金融大头等一小部分人从中赢得暴利, 社会大多数人遭受损失 。 这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早已经揭示出来的东西 。
其中的关键不在于经济真实增长的那部分, 在于资本游戏吹泡泡创造纸面财富到泡沫破灭造成债务危机发展成经济危机的那一部分 。 其中的关键词是债务危机 。
债务危机, 就是借了钱还不上 。 需要了解:商业环境下, 债务是连环串的 。 如果债务把你拖垮了, 你的债主只是受了一定损失但还扛得住, 那危机仅限于你 。 如果你的债主也扛不住了, 就会再往上家传导, 直至有人能扛住 。 当出现仅有少数能幸存, 很多人被连串债务搞垮, 就是大型全局性危机了, 也就是经济危机, 经济硬着陆 。 危机还没有爆发, 但这种局面已经形成, 那就是不同级别的债务或经济危机风险 。 仅就这个层面而言, 中国、美国, 还是其他国家, 都是一样的 。 区别仅在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身份性质不同, 大家做的买卖不同, 盘子大小不同, 债务具体形式不同等等 。 债务危机的成因, 无非可简单归为两大类, 经营不善, 恶意经营 。 天灾之类的可以划入经营不善, 是对风险估计和准备不足 。 这些其实不可怕 。 恶意经营是最可怕最主要的成因 。 典型的, 很多经营者心里明知是在埋雷, 只要自己不被炸到, 自己拿高薪、奖金、业绩, 能得到提升和安排好黄金退路, 包括能够找好人或其他借口背黑锅, 这些都不难, 雷再大也没问题 。 本质上是合法的庞氏骗局, 而因金融诈骗、非法集资被抓的是极少数 。 被抓的那些, 归根结底是水平不够, 又太急太贪, 事情做得太不讲究 。 互联网经济很典型, 有很多解决不了盈利模式问题, 只能靠忽悠圈钱和烧钱 。 在这个层面, 中国、美国, 还是其他国家, 也都是一样的 。 区别仅在于债权人与债务人的身份性质不同, 大家做的买卖不同, 盘子大小不同, 债务具体形式不同等等 。

文章插图
大概讲一下美国, 整个金融行业连同各产业是如何玩合法的庞氏骗局的 。 银行家们大把赚佣金、奖金、分红之类, 其实他们心知肚明, 这都是从投资或借来的钱的本金里倒出来的, 而并不是真正赚出来的利润, 利润是纸上的泡泡, 只不过合伙用复杂的金融工具以及互相倒手掩人耳目, 把钱洗白, 在账上做成利润 。 那些圈钱烧钱的高大上公司也是 。 他们心知肚明, 那些高收益是没有真实支撑的, 只是在埋债务危机的雷 。 危机暴发, 金融家和高管们个人不损失, 公司银行破产倒闭, 老百姓的钱填窟窿, 再换一批新的银行家企业家上来重搞这套把戏 。 政客也和他们一伙, 整个是他们养的 。 如此而已 。 他们每个人都作非常无辜状, 证明自己原本天才的投资经营本应是很成功的, 只要在公众面前没有大漏洞就好 。 金融诈骗、非法集资被判的投资家企业家也常常是这种表现, 相比之下只是做得太不够讲究, 被抓住了把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