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车无忧怎么样?是否倒闭了?

2018年10月 , 养车无忧再一次被“卖” 。
而这距离养车无忧的上一次被“卖”仅仅过去一年半的时间 。 2017年4月 , 杭州资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战略控股养车无忧 , 开始接管养车无忧 。
短短时间内 , 接连两次被“卖” , 养车无忧可谓“命途多舛” 。
时间拨回到7年前 。
凭借在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沉淀的多年经验和资源 , 加之彼时的中国汽车后市场存有配件质量、服务价格不透明等客观现实 , 盖世汽车创始人陈文凯认为行业需要改变 。
2012年 , 陈文凯正式创办养车无忧网 , 而其前身“17汽配网”其实早在2011年便已上线 。
彼时 , 陈文凯将养车无忧定位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自助保养服务平台 , 车主根据自己的车况在线选定需要保养的项目和对应的配件 , 再到线下门店更换 。 而且 , 他们为车主提供一站式的汽车保养服务 。
然而 , 有着优质资源的养车无忧 , 却从一开始似乎就走得并不顺畅 。

养车无忧怎么样?是否倒闭了?

文章插图

01
并不差的背景
大约在2014年左右 , 随着O2O的兴起 , 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一度如雨后春笋 。
但养车无忧进入拥挤赛道似乎有着自身底气所在 。
得益于盖世汽车的背景以及陈文凯的行业沉淀 , 陈文凯的设想是借此背景给用户提供两方面的价值:一是凭借盖世汽车网多年B2B业务的经验 , 挑选出具有原厂品质的产品和品牌;一是所有产品均从厂家直接采购销售到终端 , 提供“低价良品” 。
有分析人士指出 , 早期的养车无忧对标的对象则是美国的Autozone 。 Autozone商业模式的一大特点是鼓励用户DIY , 通过线上出售汽车零部件 , 车主自己在线下维护和保养汽车 。
但中国市场本就没有DIY的土壤 , 甚至对车辆保养的知识都知之甚少 , 想要发展DIY模式无疑难于登天 。
为此 , 养车无忧在Autozone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做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调整 。
一方面 , 养车无忧通过打造在线智能推荐系统 , 让车主能在输入简单的如车型和行驶里程等参数的情况下 , 能够买对保养配件;另一方面则通过与各类汽车服务机构合作 , 负责为车主更换所购买的配件 。
理想很丰满 , 但现实很骨感 。 养车无忧的这一模式走得并不顺利 , 甚至可谓艰辛 。
据媒体报道 , 有业务人士曾透露 , 截止到2015年5月 , 养车无忧网的客户量始终没有迎来快速增长 , 每日只是停滞不前的几百单销售量 。
内忧外患之下 , 2016年1月26日 , 养车无忧网在上海推出了互联网汽修服务连锁项目 。
他们的想法是 , 养车无忧线上商城和线下汽修店形成同质配件的服务同盟 , 并将线下店升级成为互联网汽修店 , 在车辆保养时为车主提供电商价格的同质配件 。
这算得上是养车无忧的第一次转型 。
彼时 , 陈文凯希望2016年互联网汽修品牌授权店能到4000家 , 而到2018年希望能有1万家互联网汽修店 。
梳理起来 , 养车无忧的玩法 , 似乎和几乎同时起步于上海的途虎养车有着“高度雷同” 。 途虎养车的做法同样是线上销售、线下安装和服务 , 并在2016年从线下合作门店中选取优质门店发展成为途虎养车工场店 , 而途虎养车工场店和养车无忧的互联网汽修服务连锁其实有着类似的算盘和出发点 。
然而 , 虽然养车无忧走上了和途虎养车“殊途同归”的发展模式 , 但大家的最终结局却迥异 , 当然这是后话 。
02
资本的缺陷
虽然养车无忧的做法和途虎养车的似乎“雷同” , 但两家其实又不太一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