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由于占比始终不高, 市场和巨头们也产生了一种“错觉”, 饮用无糖饮料的只是小众人群, 这或许也解释了上文中提到的, 元气森林诞生之初, 农夫山泉的“老油条们”为什么会错判这个品牌的发展形势 。
但元气森林很清楚自己的定位 。 林池(化名)是元气森林在广东地区的一名地推业务员, 他告诉我, 元气森林气泡水刚出时还没有名气, 他们在二三线城市推广时, 并不会用“0糖0脂0卡”这种减肥人群更容易关注的宣传话术, 而是会直截了当的告诉老板这是“健康的可乐”、“喝不胖的饮料” 。
这种话术背后, 正是“互联网思维”在传统行业竞争力的经典体现了 。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从此前关于微信功能的经典讨论谈起:微信语音为什么不加进度条?
我当时翻到了一篇从产品经理角度解释问题的文章, 不得不承认, 它是篇好文章, 对整个命题的推导专业又严谨, 而结论大致有三, 第一, 保持生活沟通的战略定位;第二, 进度条实用性被高估;第三, 坚持温度感和简洁性的设计逻辑 。
但对我来说, 文章里的另一个简单的信息点却更能打动人, “(不加进度条是)在照顾到中老年用户的感受” 。 文章在这里提出的论据之一, 是当初微信之所以能从QQ手中圈走一大批中年用户, 靠的就是简洁易用性 。
国民级, 这就是答案 。 我的意思是, 微信之所以忽视年轻人关于进度条的需求, 就是要照顾中老年用户, 而照顾中老年用户的理由, 则在于微信“国民级应用”的自我定位 。
想通了这一点,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元气森林需要“健康的可乐”这种能够渗透进无数条毛细血管销售渠道的、能够让所有青少年、中老年人乃至孩童全都听得懂的话术, 正是因为唐彬森始终揣着“国民级饮料”、“中国的可口可乐”的目标, 并从没有放弃实现它 。
除了在茶饮、碳酸饮料这些每年只有几个点增长的红海市场中, 找到了“健康”这个被严重低估的市场需求, 元气森林的另一个强大的地方, 在于互联网赋能下, 改变了饮料行业的创新能力 。
沈高志说, 从行业传统观念来看, 饮料创新很难, 其最大的痛点在于新产品在市场测试不易 。 过去的快消公司, 每一个新产品都需要投放到线下验证市场, 不仅成本高, 周期也长, 这使得传统公司的创新周期被拉长 。
元气森林的产品主要通过线上渠道测试, 不仅触达的用户更加精准, 反馈的周期也被缩短, 让元气森林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 以更低的成本验证产品的可行性 。 而这些都是唐彬森在游戏公司用过的办法 。
从结果来看, 元气森林成立不到五年时间, 先后推出了几十上百款产品, 光气泡水就有数十种口味 。 其中大多数产品, 都如最初的两款果茶一样在几个月被砍掉, 最终2017年的燃茶、2018年的气泡水、2020年的乳茶和2021年的电解质水实验成功, 成为元气森林的主打产品进入线下商超、冰柜、便利店, 撑起了元气森林超过100亿美金的估值 。
发现没有?不管你的身份是采访人员、分析师、程序员、CEO, 抑或是酒鬼、骑士、发明家, 只要你“沾染过”互联网商业文化, 你就会意识到, 元气森林的一切, 都在你的认识框架之内 。
不, 中国的商业文化不是这样的, 很多中国商人易健忘, 爱割舍 。 他们虚张声势扛着名为创新的大旗, 他们反复打破一切地从0到1, 他们乐于在每个变革时点斩断和“过去”的联系, 但他们又轻视“未来”, 因为他们打着长期主义旗号做尽短视的决策, 仿佛值得追逐的只有“永恒当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