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事件始末与反思 中兴事件对中兴的影响

雷锋网按:2018年4月16日 , 美国商务部发布对中兴通讯出口权限禁令 , 要求美国企业7年之内禁止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中兴通讯出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 。 此消息一出 , 立即引起了国内外极大的关注 , 中兴A股、H股双双停牌 , 其美国供应商的股票也出现大幅下跌 , 严重者跌至30%以上 。

中兴事件始末与反思 中兴事件对中兴的影响

文章插图

结合前几天的中美之间的关税战 , 许多人认为在核心器件上严重依赖美国厂商的中兴或将成为中美两国贸易战下的牺牲品 。 芯片是我国企业之痛 , 伴随着中美两国贸易不断冲突 , 禁“芯”或将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产生严重的影响 。
4月18日晚 , 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YOCSEF主席苗启广和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YOCSEF前任主席韩银和主持下 , CCF YOCSEF(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紧急举办了“生存还是死亡 , 面对禁‘芯’ , 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怎么办?”特别论坛 , 针对此事件反映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展开讨论 。
禁“芯”件事的本质是什么?
网络上对此次事件有两种态度 , 一种认为中兴通讯被惩罚是它失信在先的必然结果;另一种认为中兴通讯只是中美贸易冲突的一个牺牲品 。
曾在中兴通讯工作16年 , 如今是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 专门从事知识产权开发、国际保护和市场运营工作的王加莹博士认为从贸易斗争上来讲 , 这件事本质上只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斗争的一种演化形式 。
王加莹博士在中兴通讯工作的16年时间里见证了中国产品走向国际的整个过程 。 他认为最初贸易斗争是以关税壁垒的形式进行 , 随着中国加入WTO , 从法律原则上我们是消除了关税壁垒 , 国家之间可以实现自由贸易 。 中国企业进入国际之后 , 熟悉WTO原则以后充分运用了这些 。 此后 , 中国的企业遇到了知识产权问题 , 例如华为刚进入美国市场时就面临许多专利上的问题 。 但是随着中国企业技术的发展 , 通过参与国际标准 , 中国企业拥有了较多的专利 , 所以如果现在国外再拿知识产权说事 , 已经不好使了 。 但是由于WTO原则中涉及到军事、国家安全、民主宗教、环境自然等方面有所谓的“安全例外条例” , 所以国家可以拿这作为贸易斗争的手段 。 此次美国惩罚中兴 , 理由就是它向伊朗卖器件 , 这只是为贸易斗争找的一个理由 。 惩罚只是手段 , 最终追求的目的就是贸易上的平衡 。 而事实上 , 斗争的手段还有很多 , 并不一定会限制在芯片领域 。 所以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在这些斗争手段上 , 而是怎样建立起更好的贸易渠道和贸易格局 。

中兴事件始末与反思 中兴事件对中兴的影响

文章插图

针对中兴通讯作为企业是否失信的问题 , 王加莹博士认为行政法规是一个国家的行政机关来执行的 , 所以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合规这取决于国家的利益和目的 。 因此中兴有否执行对 35 人减薪并不是重点 , 当一个大标签贴过来的时候 , 它总会给你设置很多条件去惩罚你;没有规定可以制造规定 , 没有麻烦可以制造麻烦 , 一切都是为了目的 。 所以 , 本质上这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 解决的途径不在于一个企业 。
禁“芯”之后 , 生存还是死亡?
王加莹博士还认为 , “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 , 其实结论是很清楚的:肯定是生存 , 而不可能是死亡 。 因为从历史上来看 , 中国的产业受到许多制裁 , 从来都没有死亡过;另外从贸易角度来讲 , 贸易最终追求的结果是平衡 , 是兼容互利 。 当然在目前中兴通讯肯定会存在一些困难 , 这也是一个调整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