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就用礼物说!”这是礼物说创始人、CEO温城辉在完成C1轮融资后的愿景 。

文章插图
礼物说2014年8月正式上线 , 最初做内容电商 , 在获得两轮融资后估值一度高达2亿美金 , 然而却在2017年3月突然宣布裁员 , 就在三个月后 ,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 礼物说宣布获得数千万人民币B +轮融资 , 投资方为广渠资本 。 温城辉表示 , 此轮融资将全部用于开设线下零售店 , 并提出100天开设100家店的计划 。 而在2018年4月礼物说完成1亿元C1轮融资后 , 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礼物说小程序的产品迭代和营销推广 。 可见礼物说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 战略也在不断调整 。 那么 , 接下来我们将复盘一下它的发展历程 。
礼物说开局是好的
2014年8月 , 礼物说正式上线并宣布获得红杉资本300万美金的A轮融资;短短八个月之后 , 2015年4月 , 礼物说就宣布了3000万美金的B轮融资 , 估值达到2亿美金 。 2015年9月 , 礼物说推出“闪购”功能 , 中秋联合知名品牌商试水自营商品 。 2015年9月 , 礼物说上线一年 , 用户突破1500万 , 年销售额近10亿人民币 。 但自2015年年底起 , 礼物说就鲜少有消息传出 。 直至传出裁员消息 。
《营讯社》采访人员研究礼物说此阶段的商业模式后 , 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
在用户上 , 主要集中在85后到90后之间 , 占总用户比重的80% 。 这与其定位相符 , 但是“没有人永远17岁” 。 因此 , 面临的终极问题是 , 不断有既有用户流失 , 而又需要不断拉新(日益增加的线上获客成本) , 这就成了两头失血 。
在盈利模式上 , 礼物说在自己的App界面中推荐一些商品 , 用户点击会自动跳转到淘宝店铺内 , 成交后平台根据实际成交额抽成 , 赚取佣金 。 礼物说的抽成25% 。 说白了就是淘宝客 , 命运掌握在购物平台手里 。 一旦阿里限制流量与佣金入口 , 收入旋即受到影响 。

文章插图
在品类上 , 相较于粉象生活的全网CPS , 礼物说只做淘宝CPS , 品类单一 , 无法尽可能的满足消费者的任何消费需求 , 存在c端用户的留存问题 。
【礼物说app发展历程介绍 礼物说ceo是谁】在运营模式上 , 为解决用户“送什么、如何挑、合适吗”的3个痛点 , 礼物说通过专业编辑产出优质的PGC送礼攻略 , 来为用户推荐礼物并达成导购转化 。 据媒体报道 , 礼物说团队内部有20个编辑专门从事内容生产 , 平均每人每天都要进行一篇内容推送 。 但相较于蘑菇街或者小红书 , 它们都是由用户本身生产高质量的UGC内容 , 增加社交属性 , 维持用户黏性 。 礼物说的PGC模式既增加运营成本 , 又无法全面覆盖消费者的送礼需求 , 事倍功半 。
意义非凡的2017年 , 从裁员到融资
2017年3月27日 , 温城辉的一封公开信在创业圈和媒体圈炸开了锅:今天礼物说开始裁员 。
关于具体裁员事宜 , 温城辉曾对媒体透露 , 第一期裁员50人 , 占了公司员工的三分之一 , 主要是技术和平台运营 , 而接下来 , 礼物说还将继续裁员 。 另外 , 礼物说正在经历转型 , 礼物说导购业务将继续运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