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品质量控制必须坚持以下哪些原则?
1、生产作业标准化
产品质量必须先从标准谈起, 没有标准无法谈质量 。 我们的生产活动需要标准, 我们的监督检查也需要标准 。 怎样能让我们生产的产品符合我们监督检查的标准呢?那我们就给生产操作人员一个标准, 让生产操作人员按照这个标准来做 。 例如:我们做面包, 面团需要松弛几分钟, 擀面擀多长、擀多宽、擀多厚;整形的时候怎么整;整出的半成品长、宽、高是多少;面团发酵多长时间、温度多少、湿度多少;发酵到长、宽、高是多少才进行烘烤等等 。 这个标准越详细, 我们的成品合格率会越高 。
2、谁生产谁负责
产品的生产者也是产品的质量负责人, 生产人员要按照产品的制作标准来制作产品 。 对于制作出来的不合格产品, 生产人员要主动处理, 并查明导致产品不合格的原因, 及时做出调整 。 不能将问题留给其他人 。
3、谁生产谁检查
产品的生产者还是产品质量的检查者, 产品质量的自我检查只是对生产的产品是否合格的再次确认 。 通过再次确认, 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到下一环节, 同时发现自己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 不断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 提高产品质量 。
4、全数检查
做食品必须保证产品的安全, 产品的形状和色泽只会影响到公司的声誉, 但产品的安全不但会影响到顾客的安全还会影响到公司的命运 。 所以我们的产品在出厂前必须做到全数检查, 来保证我们的产品出厂合格率 。
5、工序内检查
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本工序生产人员相对来说会比其他人更熟悉我们的产品 。 安排本工序生产人员进行自我检查能更多的、更容易的、更快的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 。 同时还能提高本工序生产人员对产品的质量责任感 。 有利于本工序产品质量自我改进 。
6、不良停产
【商品质量管控包括哪几方面?产品质量管理流程有哪些?】 在工厂生产过程中, 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半成品生产出来后与我们的成品标准非常接近 。 如:产品外形尺寸、烘烤颜色、产品重量等 。 但我们的员工或管理人员出于节约成本或其他原因没有按照不合格品处理, 而继续加工, 然而最终发现还是不符合标准要求时, 会导致更大的浪费 。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 一旦发现有不合格品时操作人员应停止继续加工 。
7、立即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 出现不合格品时应立即处理 。 这样有两个好处:
好处一:能立刻发现引起产品不合格的原因, 避免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提高产品合格率 。
好处二:将不合格品分选出来, 避免进入到下一工序, 同时分选出来的不合格品还可以视情况再次利用 。 减少浪费 。
8、不良曝光
这里的不良曝光不是说我们的员工谁出轨了、谁醉酒出丑了、谁走夜路掉坑里了 。 我们这里说的是出现产品不良要曝光 。
不良曝光的目的不是去追讨责任人, 而是让大家了解事情经过 。 一起分析引起产品不合格的原因, 对产品标准或管理过程做出调整 。 让大家共同去认识产品质量问题 。 才能让操者在生产过程中去反省自己的操作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去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再发生这些问题时该如何去处理 。 而不是简单的对不合格品做返工或报废处理, 否则, 这样的问题会一直持续下去 。
9、监督检查
生产人员是产品的质量负责人, 但不能完全依赖与生产人员的责任心, 任何人都会有情绪 。 特别是在公司的管理要求下会存在侥幸心理 。 这个时候就需要生产者本人之外的其他人员做监督检查, 对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控制, 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