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关税壁垒是什么?会有哪些措施?( 四 )


②非WTO《政府采购协议》的签署方间采取的对进口产品的歧视措施 。 在各国自愿对外国开放该国政府采购的领域中 , 也会存在对进口产品的歧视 。 这些歧视措施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违反最惠国待遇 , 对不同国家的产品采取差别待遇 , 从而构成对特定国家产品的歧视 。
出口限制
具体表现形式有:
①通过该国国内立法上的治外法权条款 , 限制或阻碍其它国家与第三国的贸易 , 从而给其它国家产品出口到该国或第三国市场构成贸易障碍 。 例如 , 某国根据其出口管理立法 , 建立了一整套针对军民两用产品的出口控制体系 , 并限制其它国家的企业将此类产品销往没有经过授权的目的地 。 制裁违反该国出口控制法规的其它国家的企业 , 限制此类企业向特定第三国的出口 , 甚至禁止进口此类企业的全部产品 。
②对一些原材料、半制成品任意实施出口限制 , 使得这些原材料、半制品进口国的相关制成品的生产及出口受到限制 。
补贴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对成员方使用补贴确立了比较严格的制约 , 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被明确地列入禁止范畴 。 但是 , 实践中 , 一些WTO成员仍采用各种形式的出口补贴刺激出口 , 严重扭曲了贸易 。
在农产品补贴方面 , WTO《农业协议》对农业的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制定了基本规则 。 如一成员对农产品的国内支持或出口补贴不符合《农业协议》的规定 , 即构成对进口农产品的贸易壁垒 。
农产品补贴的具体情况为:
①国内支持 。 《农业协议》根据各种国内支持措施的贸易扭曲程度将其分为三类 , 即“绿箱”措施、“蓝箱”措施和“黄箱”措施 。 “绿箱”措施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 , 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 , 主要包括政府的一般服务、用于粮食安全目的的公共储备补贴等措施 。 这些措施对农产品贸易不会产生或仅产生微小的扭曲影响 , 成员方无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 。 “蓝箱”措施是指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予的补贴(如休耕补贴)、按基期生产水平的85%或85%以下给予的补贴、按固定牲畜头数给予的补贴 。 这些补贴通常是农产品限产计划的组成部分 , 成员方无须承担削减义务 。 “黄箱”措施是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 , 包括对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对农产品营销贷款的补贴等 。 “黄箱”措施对农产品贸易产生扭曲 , 成员方须承担约束和削减的义务 。 《农业协议》要求各成员方用综合支持量来计算其“黄箱”措施的货币价值 , 并以此为尺度 , 逐步予以削减 。 但对于发展中国家 , 部分“黄箱”措施也被列入免于削减的范围 , 主要包括农业投资补贴、对低收入或资源贫乏地区生产者提供的农业投入品补贴、为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等 。 实践中 , 一些国家未能依照规则逐步削减“黄箱”措施 , 而仍维持着较高水平的补贴 , 从而构成贸易壁垒 。
②出口补贴 。 《农业协议》规定 , 应以减让基期的农业出口补贴为基础 , 在实施期内逐步削减出口补贴;《农业协议》还详细规定了列入减让承诺的出口补贴的范围、控制补贴的扩大等内容 。 然而 , 一些国家未能严格遵守《农业协议》有关规定 。 如某国根据其“乳制品出口鼓励计划” , 在此领域维持着大量补贴 , 不仅阻碍了其它国家同类产品的进口 , 也削弱了其它国家同类产品在第三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 构成贸易壁垒 。
服务贸易
实践中 , 造成阻碍国外服务或服务供应商进入该国市场的壁垒措施可能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