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制鞋工艺的进步 , 楦长标准制的普及和推广 , 鞋码应该更准了不是?但实际情况并不那么简单

文章插图
制鞋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壮大 , 中国成为世界制鞋业的中心(图为鞋都晋江)
楦长标准制和标准尺码在鞋制成领域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 中国作为世界制鞋大国 , 最大的鞋生产、出口和消费国 , 无数从业者因此受益 。 但同时也承担了尺码造成的问题 。 虽然我国在世界制鞋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 , 但是确实是后来者 , 在标准指定方面虽然时间不晚 , 但影响有限 , 虽然近几十年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逐渐成为全世界主要的鞋品供应国 , 但早期主要为出口服务 , 各企业主要采用欧码或美码等成熟市场的尺码标准 , 虽然中国码的标准与国际码的标准几乎一致 , 但是从现实的产业环境看 , 中国码并不是中国鞋的主要标准 , 这话怎么讲呢?让我们往下看
第一期说过我们常用的标准尺码不管欧码、美码、中国码等 , 其实本质都是一种分组标准 , 这种标准涉及到很多数据方面 , 但不同的尺码数据标准并不一致
举例:运动鞋欧码(楦长标准制)每个尺码之间的纵向长度差异为6.67MM , 肥度差异1.67MM , (肥度这个差异很重要 , 之前说试鞋的时候强调过)这个在行业中称为级放 。 比如37码比38码长度短6.67MM , 窄1.67MM , 每个尺码间的间隔都按照这个数据 。 换成美码 , 标准就变成8.46MM、2.12MM , 是不是有些晕了?为什么不是整数?主要还是各国分组采用的单位不同 , 欧码主要用公制单位 , 每个码之间的长度差异是2/3CM,正好是6.67MM 。 美码使用的单位是英寸 , 每个码之间差1/3英寸 , 也就是8.46MM(很多书面材料称差距是8.47 , 我选择行业通行的8.46 , 主要是习惯问题 , 因为实际按数学算出来是8.466666…… , 如果四舍五入是8.47没错 , 但是制鞋行业不用这个数值 , 因为这样导致半码数值多出一位…… , 是的你没听错 , 就因为8.46好算半码 , 就把数学准确性和严谨性给牺牲掉了 , 让一堆为圆周率精确值呕心沥血的数学前辈情何以堪?)让人头疼的数字又来了 , 中国码和日本码都是5MM , 1.2MM , 您先别急着高兴 , 他们是一个用厘米单位 , 一个用毫米单位 。 原因嘛 , 大家清楚地……

文章插图
不同尺码之间的关系(图片来源知乎)
我国目前在售商品鞋一般遵循国家强制的标准 , 但在尺码问题上 , 国标只要求标有中国码对应尺码 , 但不强制要求按照中国码制成 。 就是说只要在鞋上标注所对应的中国码 , 而不管你制鞋时采用的是欧码标准还是美码标准 。
所以我们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鞋 , 可能不同地区 , 不同品牌甚至同品牌间不同产品都可能采用不同的级放标准 。
好吧 , 各家有各家难念的经 , 我们也不用去管为啥一双鞋子搞得这么复杂 , 自己认准了自己穿什么尺码不就好了?——你以为你穿的43码就是43码吗?难道数字标的还有假?还真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