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哭闹的时候,都有他想达到的目的 。当面对孩子的哭闹,你是粗声呵斥还是心软妥协?不管是哪一种方式,最后都能解决问题吗?

文章插图
你不许孩子哭,是因为你“又穷又忙”!很要好的高中同学S,两个孩子的妈,大女儿已经上高中,小儿子也即将升入初中 。姐弟俩学习成绩都很优秀,常年担任班干部,还常主持班级甚至校级的各种活动,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 。
今年暑假S带孩子来上海玩,到家里来小住几天,我们得以细细聊慢慢谈 。
我正被青春叛逆期搞得焦头烂额,赶紧向她取经,谁知她说她女儿没有明显的叛逆,就度过了大家谈之色变的叛逆期 。
S回顾自己带孩子的这些年,她说:“我和两个孩子的亲子关系一直很好,很少对孩子大吼大叫 。要说经验只有一条,就是一定要把自己从洗衣做饭等琐事里解放出来 。”
看我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S强烈建议我像她一样请个保姆,至少请一个钟点工来做饭打扫卫生 。
我深觉她说的话有道理 。只有把自己从家务的泥潭里解救出来,才会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不急不燥,耐心细致 。

文章插图
如果一个妈妈“又穷又忙”,她绝不会有好心情好脾气来对待孩子 。这里所说的“穷”,不是指真正意义上的“贫穷”,而是一种“穷”的心态 。
比如说,小诺把一盒崭新的蜡笔细细地掰断,如果我想到的是这盒蜡笔价值多少,这样掰断等于浪费了多少钱,这就是一种“穷”的心态——总想着节俭,想着价格和成本,我就会忍不住阻止孩子的行为,甚至为此大声呵斥孩子 。
如果换一种心态:蜡笔固然是画画的工具,对于孩子来说它更是玩具,它可以用来画画,自然也可以用来掰着玩 。并且掰断蜡笔这个活动,很锻炼孩子小肌肉的灵活性 。
这么想我就能静下心来,询问小诺掰断蜡笔的原因,以及她是遵守什么规则来掰的 。
也许孩子会告诉我:蜡笔太长所以要掰断、每一根要掰成三节、掰断后就变成更多的蜡笔、掰断的蜡笔不同的颜色之间可以搭配得更漂亮……
我会忍不住赞叹孩子的奇思妙想,甚至可以创造更多的规则,陪孩子一起掰蜡笔玩 。
问题不是我是否缺少买蜡笔的钱,而是我有没有转变自己的观念 。

文章插图
我决定摆脱自己“又穷又忙”的困境 。
首先,减少自己的家务量
请一个钟点工每周来家里大扫除一次,平时就用扫地机和擦地机来帮忙打扫卫生 。
把部分家务分摊给其他家庭成员 。有时拜托小曦洗碗、洗袜子 。如果诺曦爸爸回来得早,就让他去炒菜 。地板上撒了东西,就请小诺去打扫(管她扫得干不干净呢) 。
要做的事情没那么多了,我的焦虑就减少了,就能更好地陪孩子 。
其次,改变自己的金钱观
许多零零碎碎的事情请,别人做花不了几个钱,对家庭财富完全没有影响,却能较大地改善生活质量,或者说,能提高我的生活感受 。
因此,能用小钱解决的事情,千万别舍不得花钱 。
最后,调整自己的心态
有时别把事情看得太严重,即使出了小问题,后果也可以承担 。
要允许偶尔打乱生活节奏;放低要求,放弃一些任务和目标;对自己和对孩子都多一些宽容和谅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