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二 )


随着资本回报率的上升 , 相比缺乏资源禀赋的人 , 那些拥有资产和收入的人更能从中受益 。
正如经合组织所观察到的 , “全球化、以技能为导向的技术进步以及体制和监管改革”“深深影响了经合组织国家日益加剧的不平等” 。
图1表明 , 当通信技术创新大大方便了个人和小型企业之时 , 贸易一体化、研发支出与金融开放度的指标迅速上升 。
那些有能力使用新技术的人获得了新机会 , 而那些技能不足或负担不起必要的培训费用和设备支出的人却被甩在了后面 。
用经合组织的话来说 , “这些变化给高技能工人带来了更高的报酬 , 影响了工资收入分配方式” 。 高技能工人因其技能优势获得了更高的报酬 , 而低技能工人的回报即使绝对数额并非不变 , 但相对于其技能水平而言却是停滞不前 。
世界银行研究员布兰科·米拉诺维奇证实了这种技能溢价 , 他报告称 , 对于低技能工人来说 , 富裕城市和贫穷城市之间的工资差距更大 。 经合组织还发现“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之间存在工资差距” 。
基于可比证据 , 世界银行的马丁·拉玛得出结论:“如果国际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了技能工资溢价 , 那么全民教育应该是当务之急 。 ”

如何评价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文章插图

图2:经济一体化与技术创新
全球化对各国内部不平等的影响各不相同 ,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 一国若融入世界经济 , 确实会使收入不平等加剧 。
以中国为例 , 根据基尼系数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 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状况出现了温和但持续的增长趋势 。
同一时期 , 印度的不平等水平较低且稳定(基尼系数指数徘徊在31.0左右) , 但如果考虑金融危机后的最新数据 , 印度的不平等水平出现了小幅增长 。 图3显示了美国、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内部收入不平等情况 。
这些数据很有趣 , 但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 , 技术进步和全球连通对一国内部不平等水平的影响并不直接 。
在完全市场中 , 信息更可得 , 劳动力、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性更好 , 竞争程度更高 , 使效率得以提升 , 劳动边际产品(工资)得以增加 。 即使大家的能力多种多样、表现不一 , 通过效率提升也可以做大“蛋糕” , 并最终通过合适的社会政策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
传统贸易理论则预测 , 贸易增加可能拉大发达国家的工资差距 , 而降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水平 。 但是 , 这与包括穷国在内的全球不平等现象加剧不一致 。
世界银行研究员布兰科·米拉诺维奇和经济学家林恩·斯夸尔的研究表明 , 创新对那些获利能力有限的人产生了不利的初始影响 , 这些人技能水平较低 , 初始投资较少 。
然而 , 针对全球化必定加剧收入不平等的观点 , 有些人提出质疑 。 例如 , 一些研究似乎表明 , “增加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与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有关” 。
这一发现指的是贸易开放的影响 , 它也证明了管理好一体化有可能减少不平等、改善生活水平 , 尤其是在金融一体化的不利影响得到遏制的时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