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几十年来 , 全球化进程减少了贫困人口 , 相信那些对全球化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会怀疑这一点 。
1990年 , 发展中国家有多达19亿人每天生活费不足1.25美元(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 但到2008年已降至12.9亿人;同期 , 贫困发生率从43.1%降至22.4% 。
若考虑到收入较高阶层 , 则预计“到2030年 , 全球人口中年收入在6000~30000美元的人口比例将达到约50% , 而目前这一比例约为29%(20世纪80年代约为24%)” 。
在2007/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20年中 , “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7%” 。
此外 , 有证据表明 , 全球化与减贫之间的联系并非偶然 , 日益提高的一体化和开放程度确实是减少全球贫困人口的原因 。 单看数字过于简单 , 相关发展指标及其衡量方法仍是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 。
特别是在治理方面 , 国家之间不平等和一国内部不平等的区别非常重要 。 与传统学术观点一致的是 , 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收入快速增长 , 全球总体不平等现象似乎正在减少 。
尽管收入的绝对差距仍然非常大 , 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较发达的经合组织经济体之间的平均收入存在趋同的现象 。
不过 , 几乎在所有国家内部 , 无论贫富 , 不平等现象都在加剧 。 对此 , 全球化是部分原因 , 欧元区尚未结束的危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则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 。

如何评价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文章插图

01
全球化对国家内部收入
有什么影响?
经合组织报告称 ,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8年 , 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的收入不平等都在加剧 。
有少数几个国家例外 , 如土耳其和希腊的不平等程度有所下降 , 而法国、匈牙利和比利时的不平等程度在这段时期则保持稳定 。
对于像美国或英国这样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来说 , 不平等上升趋势始于20世纪70年代 。
而像“丹麦、德国和瑞典等历史上不平等程度较低的国家 , 在收入不平等日益加剧的趋势下也不再幸免” , 同样在近期显示出上升趋势 。

如何评价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文章插图

图1:OECD国家的收入不平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8年)
注:因无捷克和匈牙利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数据 , 故使用的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数据 。
不平等的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工资的变化 , 更具体地说 , 是高收入阶层薪资水平的加速增长 。
【如何评价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哪些影响】除此之外 , 还存在更多的结构性原因 , 例如低收入阶层更多、更频繁地减少工作时间 , 即使工资保持不变 , 收入差距也会扩大 。
由于交通运输和通信的发展 , 加之不断加大的竞争压力 , 这样的时间安排确实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 , 特别是对于那些更容易转移到工资水平低的地区的工作 。
这一变化再次显现出全球化与各国收入不平等之间的结构性关系 。
近几十年的技术变革也加剧了不平等 , 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物流的自动化与创新 。
新的国际分工是将劳动密集型生产转移到工资水平低的经济体 。 在工资水平较高的经济体中 , 资本投入到机器上而非工人身上 , 也加剧了不平等现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