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很多个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微观经济学), 加和在一起就成了宏观经济学 。 最后微观宏观加起来, 就是西方经济学 。
那么在这里的学习思路就是, 一定要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1、我就是为了考过, 所以我去学习, 就跟高中一样填鸭学习 。 我在大学考研的时候就犯了这个错误, 就是为了学习为了考研而去学经济学, 因为学校自主命题, 要求学习经济学, 我就去学了, 然后为了做题而做题, 到最后, 每个名词我都认识, 公式也背下来了, 题目也会做, 但是学习这些的意义和目的, 始终不明白, 所以无法深入理解这些公式和概念, 导致命题组如果换个方式出题, 就GG了 。
2、学习经济学还有金融学, 用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和投资 。
要明白, 这些理论都是为政策制定者服务的(上课的时候老师应该说过这句话, 忘记哪堂课说的了, 应该是货币经济学, 讲凯恩斯的时候, 说的, 说研究经济学, 最终都是为政策服务的), 他们制定政策, 影响我们的, 其实学习再多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对我们个人的生活来说, 没有太大意义, 12月初, 老师讲课的时候, 有一句话非常的关键, 就是, 单个消费者很难讲出来, 自己对于某种产品的心理预期价格, 当然说这句话的背景是当时在讲消费者选择 。
“你问一个消费者, 他对于iphone手机的心理预期价位是什么, 其实他说不出来的”, 这个就是老师的原话, 所以学习微观经济学对于你买一个产品能不能提升你的砍价技能, 是没有关系的, 因为消费者选择、消费者效用, 是多少年, 很多消费者做出选择以后, 抽象出来的模型, 而且这个模型还被简单化了, 只有X轴和Y轴, 而现实当中, 影响单个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的因素非常多, 比如透支消费, 他就是要买, 不管什么预算, 借钱还不上也要买, 把自己的腰子卖了也要买, 那这个时候预算线其实对单个消费者没用 。
同理, 宏观经济学学好了, 对于你什么时候买什么股票, 这支股票会不会涨;什么时候买房, 房价什么时候会降, 关系不大 。 比如上面开了个会, 区块链概念股大涨, 谁能预料的到啊, 跟宏观经济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因为咱们国家的有些经济现象, 就不按经济理论来 。 或者真正影响经济的因素, 不在书本上面, 而是在幕后 。
所以说, 如果你做并购, 或者是企业财务, 那么还不如去学习专业对口的课程, 因为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并不会考虑单个企业要怎么并购, 一个企业要怎么做假账之类的问题, 因为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 他们看的是宏观, 企业间的一次并购只是产生了一次行为而已, 那么这种行为对于市场会有怎样的影响, 这个是经济学考虑的, 而怎么并购, 并购中会有哪些坑, 怎么并购赚的钱最多, 应该是“企业并购操作方法、并购定价及案例讲解”之类的课程要讲的 。
也可以说, 西方经济学与我们距离很遥远, 因为有的时候确实无法理解, 核心问题还是在于不知道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当然也有视野的局限性, 我们都是个体, 都是社会这个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而已, 那些高位上的人, 人家看整体, 我们只解决一个环节的问题, 大家能一样么? 政策制定者不会管一个企业并购另一个企业的单个案例, 但是我们每天都在跟个案打交道, 而个案的处理跟宏观问题的处理, 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有的时候, 对我们个体来说, 西方经济学理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 难以理解、听天书 。
西方经济学距离我们很近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西方经济学, 没有意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