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之路 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一堂课是货币经济学, 基本上以叙述为主, 核心内容讲货币, 例如, 什么是货币, 与货币有关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银行、投行、券商等等), 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构成了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又有各种金融工具——金融工程 。
非常重要的是, 货币经济学详细阐述了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很重要的一个基础概念, 学西方经济学之前, 确实要把货币经济学先看懂, 因为要搞清楚每个名词的释义 。
那么与货币有关的就是通胀、通缩, 还有供求关系, 当然很重要的就是央行与货币政策, 通过货币政策影响市场, 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 。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之路 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

文章插图

最后讲了讲金融改革、创新与发展, 就是未来展望吧 。
那么货币经济学主要是叙述, 比如说各种货币政策等等, 所以可以通过整理速记的方式整理知识要点 。
西方经济学概述
但是进入了西方经济学, 分为宏观和微观, 就发现不一样了, 文字描述的少了, 铺天盖地的字母、公式袭来, 其实这两个从复习思路上来说, 差不了多少, 因为只要是高鸿业的书, 基本上就是做数学题了 。 所以很早之前, 也有人说, 曼昆的西方经济学比高鸿业的通俗一点, 是因为高鸿业就是各种公式和数学题 。
所以, 11月底和12月初的两堂课, 其实听了以后, 可能会感觉云里雾里, 因为听完了以后, 其实可以发现, 老师讲的内容并不多 。 11月底的课程具体讲了4方面内容 。
1、宏观经济如何去皮重, 就是如何做到尽可能的减少计算误差, 从这个结论引申出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当然这个就是在解释为什么有多部门的模型, 就是为了尽可能精准计算每年的宏观经济数值, 这个花了一个上午;
2、IS-LM、AD-AS曲线, 这个就不用说了, 重要考点, 讲了一下午, 基本都是在做题;
3、失业问题以及失业率讲了一上午
4、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凯恩斯经济学的对比, 加上其他的杂七杂八的内容, 一个下午讲完了
至于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老师基本按照书上内容念了一遍, 重点的有无差异曲线、生产函数、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均衡、垄断和寡头市场、帕累托最优 。
但是知道了上述的知识点, 对考试没啥意义, 因为这些都是公式和模型, 全部要自己去算, 估计考试也是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 。 所以西方经济学宏观和微观就不能用整理速记的方式, 速记对这两门课不实用, 因为这两门课并不是让你去背的, 是让你去算的 。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之路 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

文章插图

整体来说, 把握2条主线:
微观经济学:供给与需求的分析;
宏观经济学:分析国民收入如何决定, 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和AD-AS模型 。
见微观经济学P13 。
西方经济学距离我们很遥远
好, 知道了上面的这些内容, 接下来要讲讲如何去理解经济学 。
始终要注意一点, 要站在政策制定者的角度去看待宏观和微观经济学 。
虽然说是微观经济学, 其实也是为了制定政策 。 我们看看定义 。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的点不同,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量问题, 而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 。 这两者经济运行在两个不同层次, 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 宏观经济的良好状况是微观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之路 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