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失灵是公共经济学逻辑起点, 人们在谈论市场失灵的原因时, 不客气地说, 似乎目前对问题的讨论还没有取得一致看法 。 以下是由学识网小编整理关于市场失灵的原因, 希望大家喜欢!

文章插图
市场失灵的原因
(1)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这表现为在具备所有理想条件和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 市场对某些经济活动仍然无能为力 。 如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外部性的存在等现象, 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大 。 由于市场机制存在极限, 其作用范围在客观上受到限制, 这就决定了市场失灵的存在 。 这是市场机制自身无法完全克服的 。
(2)市场的不完全性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 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资源配置才可以达到最优配置 。 但在现实生活中, 市场机制有偏差, 不是完全竞争状态 。 这就破坏了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 资源配置偏离最优状态, 出现市场失灵 。 由于不完全性产生的市场失灵也称为市场缺陷 。 西方经济学认为, 造成市场不完全性的原因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过于理想, 现实市场根本不能具备和达到要求的条件;现实市场随着社会化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远离了完全竞争市场, 破坏了完全竞争市场所要求的条件, 造成了市场的不完全性 。
(3)市场本身的不完善性
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市场不够发达;二是市场在运行中出现功能障碍 。 市场不够发达必然使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从而出现失灵 。 市场不够发达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 社会化、商品化和货币化水平低 。 市场在运行中出现功能障碍的情况有企业相互勾结形成垄断, 企业用不正当手段谋取暴利, 破坏经济秩序 。 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要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法规 。
大家知道, 一个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这个问题的表现是不同层次的 。 深层次是原因, 表层次的是表现, 而问题本身居于其中, 也就是说这是三个层次上的问题 。 学术界多数人将三个层次问题混为一谈, 更有甚者把表层次问题等同于深层次问题, 这其实是不正确的 。 下面我想就这个问题做一点工作, 主要是理清楚讨论为个问题的思路 。
1、市场失灵概念界定
我们前面将市场失灵界定为两层含义:第一, 市场机制本身对于资源配置可能是缺乏效率的, 这是本来意义上的市场失灵, 被称之为狭义的市场失灵;第二, 市场机制有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是被扩展了的市场失灵, 被称之为广义的市场失灵 。 我们就从这两层含义中去寻找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 。
我觉得有句话很重要:“要理解‘市场失灵’的最好办法是先理解‘市场成功’——即集聚理想化的竞争市场使资源均衡配置达到帕累托(Pareto)最优状态的能力 。 ”现实世界中的市场失灵, 就是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即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效率的状态 。 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 。 所以我大胆地感觉到, 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市场本身的缺陷 。 当然这不是我自己发现的, 学者谢罗奇在他的《市场失灵与政府治理一一政府经济职能与行为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一书中, 对市场失灵描述为“由于市场内在功能性缺陷或外部条件的缺陷, 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方面出现运转失灵的现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