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精神, 简单地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团队中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团队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协调一致;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协调统一, 并从而保证组织整体的高效率运转 。 可见, 团队精神的形成不仅不会牺牲团队成员的自我, 反之, 生活在团队中, 更有利于我们个人挥洒个性、健康成长, 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 协同合作, 保证整个团队完成任务目标的同时, 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或目标 。
一次, 联想运动队和惠普运动队进行了一次攀岩比赛 。 惠普队不断地鼓励大家的士气, 强调团队成员要齐心协力, 注意安全, 共同完成任务 。 联想队则在一旁, 没有作太多的士气鼓动, 而是一直在一旁不断地商量着什么 。 比赛开始了, 惠普队在全过程中遇到了几处险情, 尽管大家齐心协力, 排除险情, 完成了任务, 但因为时间拉得太长, 最后他们还是输给了联想队 。
那么联想队是怎么赢得这场比赛的呢?原来, 他们在比赛前分析着队员各自的特点, 把每个队员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精心组合:第一个是动作机灵的小个子队员, 第二个是一位高个子队员, 女士和身体庞大的队员放在中间, 殿后的队员都是具有独立攀岩实力的队员 。 经过这样的组合, 他们轻松地通过, 几乎没有险情地迅速完成了任务 。
联想团队最终能够赢得比赛, 就是能够让团队成员在才能上互补, 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让整个团队产生协同效应, 提高了完成比赛的质量和速度 。

文章插图
德国科学家瑞格尔曼做了一个拉绳实验:
参与测试者被分成了4个组, 每组人数分别为1人、2人、3人和8人 。 瑞格尔曼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 同时用灵敏的测力器分别测量拉力 。 测量的结果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2人组的拉力只为单独拉绳时2人拉力总和的95%;3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3人拉力总和的85%;而8人组的拉力则降到单独拉绳时8人拉力总和的49% 。
在一个团队中, 只有每个成员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并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 才能发挥团队的整体威力 。
团队精神不等于集体主义意识, 团队精神比集体主义更强调个人的主动性 。 长期以来, 以传统集权思想为本的中国社会, 更注重的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 这样的价值取向发展到极点, 集体主义的独特表象就显露出来了, 那就是它追求趋同, 而埋没了人最本质的东西——个性与特长 。 而主张团队精神的人认为, 诚信、创新是内在的、自律的, 所以不可能在强制的条件下发挥出作用来, 必须以个人的自由、独立为前提, 在此前提下合作的人们才有可能形成一个整体, 构成团队 。
比如, 为了集体主义的利益, 我们会被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因为我们喜欢去加入、去做, 这则是团队精神的体现 。 无论在什么时代, 因为自己心中想去动, 而主动结成合作伙伴的一群人, 会有更多的话题 。
团队精神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
1.目标导向功能
团队精神的培养, 能使团队成员齐心协力, 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每个团队成员知道自己做什么才是符合团队目标的 。 如果有的人知道团队的目标是什么, 那么就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否正确, 就能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 而不至于走偏差 。 但是, 如果不知道目标跟着大家胡乱干或者无所事事, 那么, 就可能走偏差, 导致自己工作出现失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