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认为, 龙是吉祥之物, 主管云雨, 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 。 从节气上说, 农历二月初, 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 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 这是自然规律, 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 而且,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不仅是祥瑞之物, 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 因此, 便有了“二月二, 龙抬头”之说 。
“二月二, 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 专家说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 。 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 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 。 每到二月春风以后, 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 故称“龙抬头” 。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 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 雨水也会多起来 。 此时节, 大地返青, 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 。 民谚“二月二, 龙抬头;大仓满, 小仓流”, 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 因此, 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 2019年的二月二比较特殊, 和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日期重合了 。
“二月二, 抬龙头”农历二月二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这个节日的由来有着不少版本, 我说两个我知道的版本 。
1.和天文学有关
我国从唐朝开始就有这个习俗了, 我国古代的学者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道和位置, 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分为二十八组, 称为“二十八星宿”,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傍晚, 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 代表龙角的角宿开始显现, 所以称为龙抬头 。
2.传说版本
我们都知道东海龙王有三个龙子, 唯独没有女儿, 龙王日日夜夜想要一个公主, 于是龙后就去求了王母娘娘, 在农历二月初二生下了小龙女 。 龙族也是有叛逆期的, 公主长大了开始想要去人间看一看, 在龙宫的日子太枯燥无味 。 龙后耐不住女儿的撒娇, 给了个锦囊放跑了公主 。
公主飞了很久看到一个男性农民在干旱的农田里种地, 很是疑惑不解, 男生解释说要养老母亲, 公主很感动从锦囊里掏出红豆种下, 招来雷雨, 解救了方圆百里的旱田, 还嫁给了这个小伙子, 从此生活在人间 。 之后龙王知道这个事情, 气的不让龙后去看女儿, 龙后就在每年的二月初二女儿生日这天浮出海面, 抬头看向女儿走的方向哭泣, 她一哭就会电闪雷鸣, 下一场春雨, 就是龙抬头 。
总之, 这个节日的由来说法不一, 但就是这天之后大地经过冬眠, 经历了立春、惊蛰等节气后, 我国很多地方进入到了雨季, 可以开始耕种, 寓意今年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祭拜龙王, 期待风调雨顺, 是一个很好的节日 。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 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 。
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 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 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 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其中“角宿”就是龙角 。
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 所以称为龙抬头 。 民间又传说这一天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 于是人们在那时就会焚香祷告,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这一天也称为“龙头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