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四 )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 , 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 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各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 以人民币为单位 。
所得为外国货币的 , 按照国家外汇管理机关规定的外汇牌价折合成人民币缴纳 税款 。
应纳税所得具有以下特征:
(1) 应税所得是有合法来源的所得;
(2) 以连续性所得为主;
(3) 以净所得为主;
(4) 应税所得为货币所得 , 是能够提高纳税能力的所得 , 仅限于经济 上的所得 , 不包括精神上所得 。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纳税人在一定期间所获得的所有应税收入减除在该纳税期间依法允许减除的各种支出后的余额 , 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 。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 , 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 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 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 不论款项是否收付 , 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 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 , 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应纳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一)制造业:
1.应纳税所得额=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3.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
4.产品销售成本=本期产品成本+期初产品盘存-期末产品盘存
5.本期产品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初半成品、在产品盘存-期末半成品、在产品盘存
6.本期生产成本=本期生产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
(二)商业:
1.应纳税所得额=销货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销货利润=销货净额-销货成本-销货税金-(销货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3.销货净额=销货总额-(销货退回+销货折让)
4.销货成本=期初商品盘存+〔本期进货-(进货退出+进货折让)+进货费用〕-期末商品盘存
(三)服务业:
1.应纳税所得额=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业务收入净额=业务收入总额-(业务收入税金+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四)其他行业:参照以上公式计算 。
个人所得税:
个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个人负担的社保和住房公积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中方人员1600元/月 , 外籍人员4800元/月 。 扣除1600元(外籍4800)以后按照下表查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适用个人负担税款时) 。
不超过500元的 , 税率5% , 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 税率10% , 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 税率15 % ,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 税率20 % ,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 税率25% , 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 税率30% , 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税率35% , 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 税率40% , 速算扣除数为10,37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