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沙棘锅底研发8个月才推出( 二 )


今年6月开始, 我们就进行了内部组织架构调整, 此次我们开展“啄木鸟”计划也提出, 重建和强化部分职能部门, 并恢复大区管理体系, 就是要强化公司的管理和考核机制, 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 千方百计帮助门店改善和提升经营情况 。
在人才培养、产品创新等方面, 我们也在持续改进和完善, 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 以产品创新为例, 我们通过一体化整合采研销, 改善产品品质, 发力爆款打造 。 具体包括:
在制度变革方面, 通过采购、研发、营销的一体化整合, 打造产品链上下游各环节的高效衔接, 以市场为导向, 强化产品研发推广与消费体验的链接, 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 。
在职能优化方面, 大区不再承担产品研发职能, 由总部统一管理, 增进整个产品链每个环节的信息反馈, 前端了解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 后端掌握产品生产现状和研发方向, 加快产品改良和新品研发的落地 。
在团队打造方面, 同时建立四大品类产品的项目团队, 计划引入食品科学专家、米其林厨师等专业人才, 增加产品技术附加值, 专业化改善产品品质, 源头上提升食安系数 。
在创新策略方面, 根据全国性、区域性、季节性加强新品研发和推广, 打造海底捞的美食名片 。
南都周刊:有观点认为, 海底捞新店选址错误, 主要问题在海底捞的师徒制导致选址不科学, 你觉得是这样吗?海底捞会对师徒制的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吗?
周兆呈:任何一个管理模式都不是万灵药, 都有优点和缺点 。 作为企业来讲, 选择管理模式时的目标就是围绕一个好的制度, 不断优化打磨它, 使它暴露出的问题得以解决 。
我们是希望公司管理的权力往下走, 所以未来会继续发挥家族长体系的优势, 让他们更好地和徒弟的门店实现有效的关联, 包括利益关联和管理关联 。 如果家族长里面能形成一些优秀的管理体系和制度, 对海底捞承上启下的管理半径的优化很有帮助 。

独家对话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沙棘锅底研发8个月才推出

文章插图

关于服务和菜品更新
南都周刊:过去, 顾客提到海底捞, 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服务, 但是这两年来, 在社交媒体上, 海底捞的服务却有一些争议的声音, 你们对此是否有进行过调研, 如何看待?
周兆呈:服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我们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就是顾客满意度 。 顾客满意, 其实包括整个的消费体验, 我们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实际包括了各个维度的, 服务员跟顾客之间的互动是服务, 而产品、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 都是顾客看重的餐饮行业服务范畴的内容 。
南都周刊:2019年, 海底捞曾经调整过大学生优惠政策, 但是引发大学生不满;疫情后, 海底捞曾经对部分菜品进行了小幅的提价, 也引起了顾客争议 。 对于调价或修改优惠政策引发这么大的争议, 海底捞自己怎么看?
周兆呈:海底捞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 同时根据成本、市场情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进行动态调整 。 我们更关注的是顾客整体的消费体验 。 价格调整是动态化、差异化定价的常态表现, 海底捞始终重视顾客满意度, 将继续努力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 。
南都周刊:海底捞的菜品多久会更新一次?今年有推出哪些新品?
周兆呈:海底捞的菜单是在不断精进和动态升级的, 有新品也有原有产品的升级 。 我们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产品创新 。
海底捞新品在上市前, 会有提报、筛选、品鉴等多道流程把关, 对产品供应的资质、品控等全面的审核确保品质, 根据不同品类的产品组织不同形式的内测品鉴, 不断优化调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