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有地产人主动离职 | 房企

一个没办法回避的事实
我有一个地产朋友, 区域公司策划总, 四十不到, 颜值在线 。 按道理来说是从业生涯的黄金时段, 但不知为何好久没有更新朋友圈
突然有一天微信私信我, 大概一句话:我辞职了 。
我知道这是一句体面话 。
她主动提离职是真的, 公司不想要她也是真的 。
这个年纪的地产人总归要一点体面, 被辞退的信号在圈子里的影响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
这个年纪在现在这个时间点离开也多少有点无奈 。
但是这样的无奈背后似乎也在说着一个所有从业者都没办法回避的事实 。
01
我和她的对话大概是这样的:

年底了,有地产人主动离职 | 房企

文章插图

公司让她去一个很远的三线地方操盘, 态度很强硬 。 从对外可以看出, 如今行业内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信号:降低集团总部, 区域公司的人员配比 。
这么一个决定背后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地产集团总部不养人了 。
集团总部人数降低似乎是大多数房企都会做的选择 。
也就是说, 不要那么多虚位, 留下的都要干活的 。
无数人在反思集团总部的职能:做标准、做预算, 这两件事在如今这个行当里似乎都不太需要了 。
为什么需要做标准?
企业在快速扩张成长, 当年每一匹所谓的黑马都在总部大肆囤积人才, 因为他们的逻辑是总部做好标准了, 地方才能快 。
为什么做预算?
名义上是管理, 背后是制衡, 在区域和项目快速起来之后, 总部担心被架空, 在最后的预算环节卡脖子 。
这些事情归根到底都是幸福的烦恼, 因为既然存在说明公司在做大, 说明行业在变大 。
但是事实的情况大家也能够看到:
不让人闲下来, 不让总部变得累赘, 让人能够打仗, 似乎是目前所有总部都在做的事情
因为在很多人眼里, 去了外地, 就意味着在这家企业不论如何就回不了上海
用我一个朋友的话来说:去了外地做好了就在外地扎根拓建, 做的不好那就直接走了 。 横竖都是一个结果 。
在这样的趋势下, 离职人员越来越多 。 但是伴随着趋势发展, 一个黑色幽默的事情就是:老板们发现, 这些人走了之后, 公司没有任何的影响 。
这就是这个赛道荒诞的地方 。
之前做的标准没什么用, 之后做的预算, 已经很穷 。
这也是老板们允许员工离开的原因 。
此时的他们做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找钱给公司续命, 项目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也不会无限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 爱惜员工只会成为一个口号 。
或者说:老板们也选择躺平, 对于未来预期也没了太多个人想法 。
这种变化有多大?
有两家公司有两个非常明显的信号示范:
第一家就是杭州滨江, 就是说每个项目利润率只有一个点的滨江, 这家公司的人效比算是推进到极致了 。
几个项目共用一个售楼处, 差不多的户型差不多的价格差不多的客户, 同一拨人虽然累了点但完全能够抗的下来 。
一个人做三四个项目, 反正性价比很高了 。
另一家就是恒大了, 恒大危机之后许老板一次表态, 我记得唯一一句话就是:未来地产的规模只有一千亿左右 。
这可是去年做到七千亿的恒大, 你说人员不削减一多半这似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
这就是现状, 会有很多很多人离开, 甚至是彻底离开的那种 。
02
另一个, 行业本身呢?
行业本身的动荡或许比大家想象的更要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