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和李佳琦掰手腕:失了人心,赢了大势?( 三 )


欧莱雅凭什么豪横?【欧莱雅和李佳琦掰手腕:失了人心,赢了大势?】欧莱雅为何能如此“傲娇”?
成立于1907年的欧莱雅集团,旗下拥有超过500个品牌,其中巴黎欧莱雅、美宝莲、兰蔻、赫莲娜、YSL、科颜氏品牌,都已进入中国美妆市场的头部梯队 。
欧莱雅集团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截止9月30日的销售额为231.9亿欧元,同比增长18% 。 其中,高速增长的电商业务贡献不小 。 2021年前三季度,电商渠道销售额收获了29.7%的同比增长,占欧莱雅总销售额的26.6% 。
而在天猫发布的2021双11战报里,欧莱雅集团除了创下了历史上首个百亿集团的纪录,在列位20亿俱乐部的三个品牌中,欧莱雅和自家品牌兰蔻就占据两席 。 而在2019年,2020年,欧莱雅集团同样表现不俗 。
在该事件发生后的两天内,欧莱雅因官方旗舰店客服金句频出“李佳琦说了不算,他也只是个打工人而已”、“请您理性一点”被骂上热搜,还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套路消费者不能道歉了之” 。
但这并未影响欧莱雅在资本市场的价值,11月初至今,欧莱雅股价震荡中一路向上,截至11月17日11点50分,欧莱雅股价为97.23美元/股,刷新2020年以来的高位,最新市值为648亿美元 。

欧莱雅和李佳琦掰手腕:失了人心,赢了大势?

文章插图

稳坐国际四大化妆品牌交椅的欧莱雅,在2021电商大丰收的一年或许也有了新考量——2020年在集团销售额整体下降4.1%的逆境下,电商部门销售额却成为一枝独秀增长了62%,做好电商无疑是品牌增收的新引擎,品牌手握高知名度和稳定受众群以及客户忠诚度,自家商品的定价何必要被主播牵着鼻子走?
据《IT时报》报道,根据品类不同,李佳琦和薇娅这类头部主播,通常会收取10至50万元坑位费和20%左右的佣金——不过,强势如欧莱雅,未必需要支付坑位费 。
据悉,像欧莱雅这样的国际美妆品牌,产品成本占30%左右,加上渠道费,以及1%的物流成本,10%左右的人工成本等,这款原价是489元的安瓶面膜,如果最开始在李佳琦直播间以257元的价格售出,相当于打了五六折,再加上李佳琦薇娅的佣金,就基本无利润可赚 。
此外,所有商家都比较重视的大型活动日,诸如今年的双11,李佳琦与薇娅直播间加起来有800多个品牌,一晚上几百个品牌走马灯似的在直播间露脸,观众记住了李佳琦与薇娅直播间相加高达近200亿的预售额,但没有几个品牌能成为大众的话题与谈资,所以即便“重金”请主播,也未必能实现品牌放大效应,更别说利润收益 。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知名度较低的品牌方,冒着赔本风险高价请头部主播带货加持 。
但欧莱雅这样的国际品牌本身自带流量,将最低价留给自家直播间自播带货不香吗?一样可以细水长流,常态化实现可观销量,留存更大利润空间,还能借此引导更多消费者沉淀在品牌旗舰店和官方直播间,堪称一举多得 。
主播品牌掰手腕,争面子也争江湖双方硬刚,争夺的看似面子,实则江湖 。
据第一财经行业数据中心显示,美妆护肤领域的ROL(GMV÷(坑位费+佣金))最高能达到3(即投入1,产出3),食品行业的ROL能做到1.5就算很不错的水平了,而饮料行业的ROL则在1-2之间 。
再看今年10月20日李佳琦、薇娅的成交额,其中“护肤品+美妆”的占比高达72% 。 也就是说美妆护肤品牌的带货收入,是李佳琦和薇娅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也是收益最高的领域之一 。
此次价格事件中,欧莱雅有意为之也好——想靠低价自播吸粉,无意之失也罢——促销机制繁琐核价不准 。 李佳琦薇娅虽以兜底展现了头部主播的素养,但也无法改变消费者接收到的信息——李佳琦、薇娅已经失去“最低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