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短板要不得,从CTO到创始人的关键是扩大视野半径( 二 )


细致研究后, 我向朋友提出一个中肯建议, 延续团队优势改做基础服务 。 谷歌推送停止使用后, 手机厂商一直没有解决方案, 推送服务市场刚好缺口, 给了我们做第三方推送服务的绝佳机会 。
合作很快达成, 我们将服务封装成SDK包, 为开发者提供统一接口, 开发者通过调用SDK提升开发效率 。 当时朋友公司做的APP中包含IM功能, 一部分可以拿来复用, 很快我们就做出了测试产品 。
借助早期累积的开发者资源, 快速跑完技术测试、市场验证, 很快达到日活百万级、同时在线数十万级 。 待到服务产品正式上线后, 用户增速迅猛, 以带宽500兆、服务器10台的单次规模增长 。
直到今天, 国内几乎每个使用过推送服务的APP开发者, 应该都熟知极光推送, 这次经历从idea到项目落地直至产品上线, 并收获不错的用户反馈, 总体来说算得上一次比较成功的创业 。
从2007年形成想法到2009年落地实施、推出极光推送产品, 更大的驱动因素还是源于环境变化, 将很多成功因素推到我的生活圈内, 为产品落地提供了有利条件 。
在华为、Oracle期间, 有幸参与很多重大项目, 有更多想法、也有更好的方案, 但因缺乏主导能力, 事情的走向完全取决于领导层, 到了真正自己创业的时候, 当年的遗憾也转化成为了坚定的信念 。
极光推送项目, 转型窗口期非常短, 连续几个月疯狂加班, 我个人写了将近70%的代码, 开发文档怎么写、市场策略怎么搞, 这些工作都是我在制定, 每一件事都要亲力亲为, 那段时间对人的考验堪称地狱级难度 。
除了项目本身考验, 内部也出现了管理和制度上的分歧, 股权分配、企业文化、合伙人信念等, 最开始都不太明确 。 以至于补签股权协议时, 风险暴露得更多, 到投资人真正进来时, 几个合伙人股权分配方面很难达成一致, 最终我退出了 。
说实话, 我不觉得自己有多大损失, 正确的时间将事情做正确, 想法能够落地实践并得到很多好的市场反馈, 整体收获还是要大于付出的 。

思维短板要不得,从CTO到创始人的关键是扩大视野半径

文章插图

2013年下半年离开极光推送, 当时我判断APP市场终会面临盛极而衰, 每个APP细分领域都会被一两个巨头或独角兽企业占领, 局面一旦形成, 市场对APP开发者的需求就会极大缩小 。 扩张期发展起来的APP开发商, 如果没有核心造血能力就很难存活下来 。 实际也是在2018年左右, APP开发市场基本消亡殆尽 。
离开极光推送后, 我也想过将推送业务和物联网技术做整合, 仅是梳理了下思路想法, 就去找资本聊, 大家也知道物联网是最近两年才进入快速发展期, 前期铺垫用时太久、基础设施发展不健全、市场教育缺乏, 加上事情的发展路径跟我设想的略微不一样, 所以也只停留在想法层面 。
CEO张虎反思CTO张虎
思维短板要不得,从CTO到创始人的关键是扩大视野半径

文章插图

创业初期, 很多朋友都是技术大牛, 技术大牛创业是不是具备很多先天优势?
也许是, 但首先应当看到技术人创业存在的先天缺陷, 技术人很容易困在技术理想国, 认为没有技术解决不了的事, 碰到问题首先想的是有什么技术方案可以解决 。 程序员这样思考没有问题, 但如果作为CTO这么想, 那就是错的, 因为国内市场评判一家公司成功与否, 主要还看业务的发展 。
CTO通常只聚焦产品和技术, 缺少对财务、流水、业务、市场的关注度, 这些都是CTO张虎的大短板, 做CTO, 视野半径要放得更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