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波浪潮中 , 北京只剩下了“被消费品牌消费”的份儿 。
天津交通广播两位主持人因为乾隆白菜吵架 , 可太魔幻了 , 因为话题居然又是从“美食荒漠”来的 。
作为国内超一线城市 , 超过2000万的人口 , 又是首都 , 市场规模、消费力、品牌效应都摆在那 , 北京绝对是餐饮、消费品牌的必争之地 。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 , 北京目前拥有超过16万家餐饮门店 , 虽不及成都、上海等翘楚 , 但“荒漠”的称呼也肯定说不过去 。
可北京又确实在餐饮上拉胯 , 尤其是在这一波新消费、新餐饮浪潮里 。
今年餐饮市场多火热?拉面、卤味、奶茶、咖啡等品类轮番上阵 , 我司此前也曾连续报道投融资的相关话题 , 但你细看这些近几年冒头的新消费品牌 , 尤其是餐饮 , 扩张路上的攻城拔寨少不了北京 , 但发源自北京的品牌数量实在有限 。
也就是说 , 在这波新消费、新餐饮的浪潮中 , 北京只剩下了“被消费品牌消费”的份儿 。
凭什么说“北京没有新餐饮”?我在今年蓝鲨消费评选的餐饮独角兽中 , “餐”和“饮”各挑了15家 , 来自北京的品牌只有元气森林、霸蛮牛肉粉和夸父炸串 , 反观上海和长沙 , 几乎占了这30个品牌的半壁江山 , 是新消费最靓的仔 。

文章插图
来源:投中网
北京从来都没有做新餐饮的机会吗?不是的 。
北京也曾是餐饮品牌的焦点 , 就在不远的7、8年前 。
2012年 ,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 一批互联网人看到机会 , 进入这个“下沉”行业 。 以黄太吉、雕爷牛腩、伏牛堂(霸蛮)米粉、西少爷肉夹馍、甜心摇滚沙拉为代表的的互联网餐饮 , 成为初代餐饮网红鼻祖 。
其中黄太吉因为入局最早 , 显然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案例 , 其发展犹如一条抛物线 , 起势凶猛 , 跌落得也突然 , 不少言论指责黄太吉过度营销而忽视产品 , 导致最终的失败 。 然而在今天探讨黄太吉 , 更多的意义在于 , 其创始人赫畅在移动互联网初开的时代 , 以新颖的营销和品牌打法 , 带动了一批各行业有想法的年轻人 , 进入餐饮这个传统市场 。
虽然这批初代网红很多成了餐饮产业的“沉没成本” , 但激发的网络效应却扩散到全国各地 , 比如上海很快就冒出了赵小姐不等位、徹思叔叔蛋糕等网红品牌 。
在最近二十年新注册餐饮企业的数据上 , 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2016年以前 , 北京相比于上海优势 。 而到了2016年 , 上海首次以较大比例反超北京 , 此后则一直保持对北京的领先 , 2020年更是领先北京一倍有余 , 总注册企业数量上 , 上海2018年也超过北京 。

文章插图
来源:天眼查
如果这个数据再加上新晋的“吃货”网红城市长沙 , 对比则更为明显 。 从下图可以看出在2012年以前 , 长沙的新注册企业数与上海和北京还无法抗衡 , 但到了2013年以后 , 则持续大幅度碾压北、上这两个超一线城市 。

文章插图
来源:天眼查
尴尬的是 , 北京在新消费餐饮品牌上的没落 , 不仅体现在数量上 , 在品牌知名度、扩张速度、资本关注等多个维度 , 也落后于上海、长沙、深圳 , 甚至南京、江苏、郑州这些省市 , 也在这些年跑出了一些全国性的连锁品牌 。
在前文展示的30家近年在一级市场颇受追捧的30个品牌中 , 元气森林、王小卤都不算线下连锁餐饮品牌;霸蛮于去年年底和今年一季度末连续完成B+和C轮融资 , 但霸蛮2014年创立 , 实际是上一波网红餐饮潮的幸存者;夸父炸串算个例外 。 其创始人袁泽陆原为西少爷的联合创始人 , 在与西少爷分道扬镳后 , 2019年创立该品牌 , 目前已拓店1800余家 , 是这几年少有的 , 能从北京走向全国的新餐饮品牌 。
- 东莞潮玩:将工厂“理工男”、车间操作员培养成“艺术家”
- 新氧医美投资小额贷款公司“通华小贷”
- “蔚小理”们集体出海,大众和特斯拉危矣?
- 一手防疫一手稳产 成都高新区的“韧劲”
- 智慧城市的长坡上,平安、华为、阿里、腾讯的“雪球”还要滚多久?
- 亚马逊全球员工计划在“黑五”罢工要求提升工资及福利
- 与全市场“唱反调”,大摩:美联储明年不会加息
- 玩“脱单盲盒”找爱情,盲目社交风险有多大?
- 深挖新品爆款成功秘诀,抖音电商纪录片《点“趣”成金》第二期强势上线!
- 恒瑞变更会计规则,为何不再“隐藏利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