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电动车进中国:野心很大,卖得不多( 四 )


能否革命成功?ID系列的销量确实上来了 , 但大众的危机尚未解除 。
10月份破万的成绩其实是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两家企业的电动车销量之和所得 。 目前ID系列的销量距离当初大众定下的年销量8万台的小目标相去甚远 。
对于一家在中国布局了40年、在华年销300万辆的传统车企来说 , 大众在电动市场的回报力度确实远不及预期 。
目前 , 大众ID系列的策略是瞄准更为保守的用户 。 确实 , 消费者存在着消费惰性 , 部分保守的消费者在短时间内愿意选择更像燃油车的电动车 。 但是 , 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 而大众在软件系统、电气架构系统、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智能化方面 , 暂时落后于造车新势力 。
都说船大难掉头 , 大象难转身 , 大众也面临着类似的难题 。
大众大刀阔斧地改革了销售模式 。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 代理制模式推进得并不顺利 。 传统燃油车的经销商模式运行多年 , 背后的利益纠葛错综复杂 。 大众推出的代理制模式其实动了不少经销商的奶酪 。
而且 , 通过代理制试水直营模式的大众 , 在价格管控上仍存在挑战 。
比如 , 十月份 , 网络上就流传着一张大众ID系列的降价海报 。 海报上的信息显示 , 如全款置换购车 , 上汽大众ID.4 X直降2.8万元 , ID.6 X直降3.7万元 , 不置换则ID.4 X直降2.4万元 , ID.6 X直降3.1万元;信贷购车直降1.8万元 。
一时之间 , “大众电动车刚上市就降价”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媒体上疯传 。 这一降价消息还引发了已购车用户的强烈不满 。
后来 , 经过官方通报 , 消费者才得知此次降价系某上汽大众4S店的行为 , 而非官方降价 。
大众汽车代理商私自调价 , 破坏全国统一价格的行为已经不止一两次了 。 大众的代理制模式能否有效运转下去 , 不得不画一个巨大的问号 。
除此之外 , 大众的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内斗严重 。 因力推改革政策 , 迪斯和工会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 。 历史上不乏工会主席把CEO炒鱿鱼的案例 。 目前迪斯能否连任仍不确定 , 而这关乎到全集团包括大众汽车能否持续推进改革转型计划 。
大众汽车还不得不挑战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中国市场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中国市场与欧洲市场大不相同:“中国市场已经有约100款电动车型 , 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 而欧洲不一样 , ID系列在欧洲的竞争对手比在中国要少得多 。 ”
ID系列跑得不够快 , 但竞争对手也不会停下脚步 , 新势力们正在加速投放新车抢占市场 。 现在的造车江湖如逆水行舟 , 不进则退 。
面对激烈的竞争 , 冯思翰倒是自信满满:“到2022年随着ID系列被更多中国消费者熟知后 , 会有更出色的销售表现 。 ”
按照计划 , 在明年大众还会上线ID家族的另两款新车ID.5和ID.5 GTX 。 软件研发能力跟不上大部队、直营模式推行不顺利的大众 , 能够抢夺多少用户 , 目前还是未知数 。
*题图来源于大众汽车官博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阿源为化名 。
【大众电动车进中国:野心很大,卖得不多】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深途”(ID:shentucar) , 作者:深途团队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