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电动车进中国:野心很大,卖得不多

打不过特斯拉 , 就打得过新势力?
传统燃油车领域的“顶流”——大众汽车 , 带着一行精锐骑兵 , 准备在新能源市场上大干一场 。 大众还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2021年 , 在中国销售8万-10万辆ID系列电动汽车 。
自打大众ID系列上市以来 , 争论就不断 。 有人觉得 , 大众造的电动车依旧很传统 , 消费者不买账 , 证据就是目前ID系列销量惨淡 。 ID系列上半年整体终端销量不过7010台 , 最近几个月形势才有所好转 , 月销破了万 。
但也有人认为 , 在一众合资品牌中 , 大众转型算是快的 , “敢于自己革自己的命” 。 瑞银(UBS)分析师帕特里克·胡默尔(Patrick Hummel)大赞大众旗下的电动车ID.3是迄今为止所有传统车企推出的电动汽车产品中最可信的一款 , 他认为:“大众可能不是苹果 , 而是电动汽车界的三星 , 盈利能力强 , 销量大 。 ”
近年来 , 执掌四轮世界的传统车企纷纷折戟在电动车赛道上 , 大众有可能打破这一困局吗?
野心很大 , 开局就栽了跟头其他传统车企还在谨小慎微地投放一两辆纯电产品 , 大众上来就打了一套组合拳——一口气在中国引进了五款纯电动车 。 三月份 , 开始交付ID.4 , 分别对应一汽大众ID.4 CROZZ , 以及上汽大众ID.4 X(在中国市场 , ID系列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两家合资公司负责) 。 ID.4 CROZZ以及ID.4 X都由德国大众ID.4衍生 , 区别主要体现在营销模式上 。
6月份又推出了中大型SUV ID.6 , 分别对应一汽大众的ID.6 CROZZ与上汽大众ID.6 X 。 这两款车的区别也不大 , 都由德国大众ID.6衍生 。
这还没完 , 10月22日晚 , 大众再次上线了一款新车——两厢紧凑型轿车ID.3(ID.3由上汽大众负责运营) 。
ID.3被大众认为是继甲壳虫、高尔夫后第三款重要车型 。 因而ID.3的上市在汽车圈引起了一波小骚动 。
这五款电动车覆盖了紧凑型车、紧凑型SUV以及中大型SUV几大细分领域 。

大众电动车进中国:野心很大,卖得不多

文章插图

资料来源 /公司官网ID家族在华全系列车型及市场指导价
ID系列最先在欧洲投产交付 , 随后才引入中国市场 。 在欧洲市场 , ID系列大获成功 。 ID.4在欧洲上市第一个月就成为了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 。 ID.3也相当能打 , 今年8月份 , 大众ID.3成为了包括德国、英国、爱尔兰、奥地利和瑞士在内许多市场的最受欢迎纯电动车 。
ID家族在欧洲已经成为了霸榜选手 。 到了中国市场 , 大众的管理层自然也对ID系列报以极大的希望 , 甚至定下了年销8万的目标 。
但希望有多大 , 失望就有多大 。 大众ID家族进入中国开局就栽了跟头 。 市场吐嘈声不断 , 车也卖不出去 , 上半年 , 大众ID系列的总体销量仅七千余辆 。
从产品端来看 , ID系列有着几乎所有传统车企造电动车的通病 。
首先是驾驶体验 , 不少消费者吐槽ID系列开起来太像燃油车了 。 比如 , ID.3在油门和刹车上的调校非常接近燃油车 , 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时 , 几乎感受不到动能回收的力度 , 不会像开其他电动车一样产生明显的顿挫感 。 内饰也不够科技感 , 甚至塑料感极强 。
在产品性能上 , 也不够颠覆 , 甚至堪称平庸 。 在零百加速时间上 , ID.4为6.2秒 , ID.3为5.3秒 。 而新势力们已经把零百加速时间提升到了5秒以内 。
大众的工程师们是这么解释的 , 在ID.3的讲解会上 , 上汽大众工程师表示:“瞬时加速 , 实际上会对电池、电机造成伤害 , 我们经过了长期验证之后 , 最终选择了在续航里程、电池寿命、驾驶乐趣等方面做到最佳平衡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