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在自然界中, 湍流是一种格外常见的现象, 它却让许多研究人员头疼不已 。 一个多世纪以来, 数学家们一直在试图理解流体与边界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湍流 。
现在, 一组国际数学家团队发表了对边界层湍流的完整描述 。 这项研究综合了这一领域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将经验观测与描述了流体动力学数学基础的纳维尔-斯托克斯方程整合进一个数学公式中 。 论文已于近日发表在《物理评论研究》上 。
1920年左右, 物理学家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和路德维希·普朗特(Ludwig Prandtl)首次描述了湍流这一现象 。 他们研究的是所谓的边界层湍流, 就是流体与边界(比如流体表面、管壁、地球表面等)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湍流 。
普朗特通过实验发现, 可以根据靠近边界的程度将边界层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区域 。
黏性层会在边界旁形成, 湍流在此处会受到流体厚度的阻尼 。 接下来是一个过渡的缓冲区, 随后是惯性区, 湍流在惯性区会得到最充分地发展 。 最后是尾流, 根据冯·卡门的公式, 边界层流体的流动在这里受到边界影响最小 。

文章插图
流体在边界层不同部分的平均速度曲线(白)和方差(蓝) 。 | 图片来源:Birnir et al.
流体在离边界越远的地方流动得越快, 但其速度变化的方式非常特殊 。 流体的平均速度会在黏性层和缓冲区中增加, 然后在惯性区中转变为一种以对数函数变化的模式 。 让科学家最无法理解的便是这个“对数定律”, 他们一直尝试解开这种模式的来源, 以及如何用数学精确描述它 。
除了速度之外, 水流的方差, 也就是偏离平均速度的水平, 也在边界层的不同区域表现出了特殊行为模式 。 这两个变量的解释和推导一直是研究的焦点 。
【100年后,数学家终于推导出了它的公式】20世纪70年代, 澳大利亚机械工程师阿尔伯特·艾伦·汤森(Albert Alan Townsend)提出, 平均速度曲线的形状受到附着在边界上的涡流的影响 。 这确实可以解释曲线在不同层中出现的奇怪形状, 以及对数定律背后的物理学 。
时间快进到2010年, 伊利诺伊大学的数学家发布了对于这些附着涡流的一个正式描述 。 这项研究还阐述了这些涡流如何将能量从边界转移到流体的其余部分 。
研究呈现了涡流的一个完整的层次 。 较小的涡流为一直延伸到惯性区的那些较大涡流提供了能量, 这也能帮助解释对数定律 。

文章插图
湍流边界层中的大涡流 。 | 图片来源:M. GAD-EL-HAK
但在流体中, 还存在着一些分离的涡流, 它们可以在流体中移动 。 这些分离涡流在边界层的湍流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
在这项新研究中, 科学家主要发现了推导出这些分离涡流的正式描述 。 他们惊讶地发现, 分离涡流其实格外重要, 特别是在解释缓冲区中的湍流转变时 。 想要得到平均速度曲线的精确形状, 就必须在理论中囊括这些分离涡流 。
随后, 团队将所有这些见解结合在一起, 推导出了平均速度和方差的数学公式, 也就是对100多年前首次描述的边界层湍流现象的数学阐述 。
他们还将公式与计算机模拟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从而验证了他们的结果 。 换句话说, 我们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分析模型来解释这个系统 。
有了这个新的数学公式, 科学家和工程师可以调整不同的参数来预测流体的行为 。
- 市场要闻丨关注新冠流感化后行情,首只外资控股公募基金12月1日开放日常申购
- 继抖音、快手之后,B站也花1.18亿元拿下支付牌照,背后有何用意?
- 新加坡先买后付公司PaceEnterprise获4000万美元A轮融资
- 买家电线上还是线下便宜?揭秘大品牌背后的经销商水多深
- 日本80后女孩独居32㎡公寓,全屋简单温暖,太有安全感了
- 敦煌网:卖家后台商品编辑11.19版本功能更新
- 90后美女一场直播卖酒100万,年入3.5亿,凭什么?
- 如何做出不后悔的选择?
- 身边有身体长期疾病的人吗?他们最后都活了多少岁?
- 李佳琦声明背后的三个关键问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