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真正让知乎两只脚都迈入电商的 , 还得是“知乎知物”的推出 , 和“知乎好物”一字之差 , 却是“卖货”和“带货”的本质区别 。
今年7月30日 , 知乎知物上线了第一款商品“挂耳咖啡” , 到8月5日首批50000件全部售罄 , 作为自营电商的试水 。 双十一 , 知乎引入了外部商品 , 在“11.11知友福利站”栏目中 , 还卖起了京亨卷纸、森海塞尔耳机、华为手机等商品 , 涵盖了日用品、家用电器、数码产品等多个品类 。
知乎电商的全线战场正在铺开 , 它凭借的核心逻辑是什么?它的天花板有多高?
好内容就是好生意吗?“好内容就是好生意”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 而知乎如何讲好这个故事才是关键 。
沉淀多年 , 知乎要完成从“消费内容”到“内容消费”的转化 , 所能依托的差异化优势可能有精准性、信任感和长效性三个层面:
首先便是其在带货上的精准性 , 相当于百度SEO+字节跳动算法 。 知乎作为国内最大的知识问答社区 , 站内搜索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流量入口 , 在这点上其商业化逻辑就可以直接参考百度 , 无论是检索品牌关键词还是相应类目 , 都可以进行竞价排名 。
而知乎近两年推出的首页“推荐”功能 , 显然也是一种算法信息流的分发 , 这也就是招股说明中提到的“推荐信息流使商业内容精确触达目标受众” 。 这两者结合带来的带货精准度更多还是产品形态上的 , 真正的效果其实还得有赖于技术上的提升 , 而技术能力一直是知乎被诟病的短板 。

文章插图
知乎App首页截图
然后是近两年频频被提到的“信任经济” 。 今年3月 , 快手在电商大会上打出了“信任电商”这张牌 , 要以“内容+私域”重构打造电商2.0时代 , 信任从而何来 , 自然是快手上万千的主播的人设背书 , 主播通过优质内容与粉丝建立强信任关系 , 从而达成带货交易 , 这种“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而知乎这边 , 带货也同样依赖于KOL的影响力 , 本质上依然是“内容+私域” , 整合无数KOL变成带货节点 , 众所周知 , 知乎大V变现是各大平台最难的 , 这一方面也是为了留住这些生产优质内容的核心人群 , 一方面也是自身变现 。
和快手不一样的是 , 知乎的“信任经济”更多来自于人对专业的信任 , 在知乎种草 , 往往需要“懂行” , 而知乎分散于各领域的优秀答主 , 正是品牌通过“知+”可以对号入座的目标带货群体 。
知乎做“高赞好物100” , 在9月中旬就发起了“翻牌众测” , 邀请了50位不同领域的答主成为“懂行人” , 通过横评测评的方式 , 帮助用户挑选出合适的商品 。 知乎的种草风格 , 自然也和小红书抖音迥然不同 , 可谓是硬核技术测评拆解 , 这对商品的产品力也提出了相当要求 , 要符合知乎内容调性 , 因为硬核内容往往也会是排名靠前的高赞答案 。

文章插图
“高赞好物100”
最后就是知乎引以为傲的内容长尾效应了 。 为了强调自身内容的优质和长尾效应 , 和营销常用的“流量池”做区分 , 知乎用了“内容池”这个概念 , 在知乎浏览量TOP1000的问题当中 , 有48.3%的问题已经创建了超过1年 , 平均创建时间为21.7个月 , 很多答主也表示 , 自己在几年前创作的答案 , 还能带来持续的浏览、点赞和关注 。
这在商品推广上 , 其实也更具备长效价值 , 除了直接带货外 , 更多了一层市场和公关意味 , 毕竟 ,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营销只是一锤子买卖 。
- 儿童科普分娩图解
- 知乎第三季度营收8.2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1%
- 管不住自已的嘴,控制不住自己,该怎么办?
- 你被焦虑、失眠困扰吗?你试过冥想吗?给自己十分钟,提升专注拒绝焦虑
- 人民日报:网购物品不好,还不能给差评了?
- ofo“拉好友退押金”,央视网:欠钱不还,还把自己当“大爷”
- 发现五口之家的装修,那叫一个高级,拍照给大家伙瞅瞅
- 如何成为让人“喜欢”的人?
- 宝宝多大可以剪指甲?宝宝剪指甲的正确方法
- 闺蜜强烈推荐给我的5件智能小家电,以实用为主,越用越让人上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