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电商回归常态如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有关负责人所说, 直播电商的本质是电商, 而不是直播 。 直播电商的基本逻辑, 也是围绕着传统电商的“人、货、场”三大要素来发展的 。 况且, 直播间本质上就是三要素中“场”的一个升级 。
总结近几年直播电商的翻车事件, 也无一不是相关主体没有对“人、货、场”三要素引起重视 。
雪梨、林珊珊这种大主播的偷税漏税, 正属于“人”层面的翻车 。 除了雪梨和林珊珊, 直播电商发展历史中, 主播打造人设、自导自演、恶意炒作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 亦或是一些主播故意流量造假、交易额造假以抬高自身身价, 例如去年汪涵直播带货退货率超70% 。 这些事件, 归根结底都是主播没有意识到, 自己作为电商交易的一环, 应当顺应国家、平台、社会的监管治理, 约束自身, 在合规合法的基础上进行带货 。
而“货”层面的翻车, 更加比比皆是 。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调查报告, 消费者没有参与直播电商购物占比最多的一个原因, 就是担心商品质量没有保障 。
此前, 网红辛巴直播卖燕窝, 被消费者和职业打假人王海质疑其卖的燕窝为糖水 。 一时间“40元燕窝成本不到1元”、“燕窝其实就是智商税”等言论纷纷上了热搜, 后来, 诸如此类的事件更是不断被曝光 。 罗永浩的直播间也频繁出现货品质量问题 。
大主播如此, 小主播出现“货不对版”、“假货”的频率更高, 消费者难以维权 。 据中消协2020年《“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618”促销活动期间消费维权负面信息中, “直播带货”相关信息是重要类型 。 6月1-20日, 共收集有关“直播带货”类负面信息112384条, 负面舆情主要集中在证照信息未公示、质量问题、虚假宣传、刷量刷单方面 。
虽然短期各大直播平台都在围绕流量进行争夺, 但直播电商的本质既然是电商, 那么最重要就是“货”, 即供应链 。 货品质量对直播电商生态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只有注重提升商品的“品”、“效”, 直播电商才能够实现良性循环 。
直播间本质就是“场”的升级, 直播电商关于“场”的翻车也数不胜数, 许多直播间在线数据作假、虚假宣传、刷假单诱导消费等现象屡被诟病 。 去年在李雪琴亲历直播带货造假的事件里, 李雪琴所在的直播间, 最终观看人数达311万人, 结果被曝其实只有11万真实观众, 而与她互动的大部分也都是虚假的机器人粉丝 。
就在前几天, 欧莱雅“面膜事件”也属于“场”的翻车 。 据报道, 10月20日, 巴黎欧莱雅的一款面膜, 合计50片预售价429元, 在李佳琦和薇娅两大头部主播的直播间卖出超过60万单, 当时欧莱雅官方微博曾发文认证这是“全年最大力度”的优惠 。
然而, 短短几天后, 11月1-3日期间, 欧莱雅开始在官方旗舰店送“满999元减200元”的优惠券, 同样是50片面膜, 只需要257.7元就可入手 。 大量消费者涌向欧莱雅的客服后台, 希望品牌能够退差价, 但一位欧莱雅客服却回应称, “李佳琦说是低价就是低价的吗, 李佳琦也是个打工人而已, 根本不能退差价”, 致使众多消费者投诉欧莱雅 。
这种主播与品牌方的“价差事故”不止一起 。 据媒体报道, 在四川方策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刚看来, 商家有自主经营的权利, 如果商家仅仅是“不同优惠券不同价格”、“不同直播间不同价格”, 只要价格在合理的区间, 那就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 不构成欺诈 。 但如果宣称“全年最大力度”( 优惠 )后推出更低价格的商品, 那么这种行为不仅涉嫌欺诈, 还违反了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 银行业反垄断第一案,百度、中信银行合计被罚款100万元
- 雪梨林珊珊就偷逃税道歉:暂停直播 及时补缴税款
- 被罚6500万,“偷税人”雪梨还能直播吗?
- 雪梨、林珊珊道歉:暂停直播,人民日报评论:法律面前,没有明星,没有流量
- 雪梨、林珊珊被罚9322万元,背后的宸帆电商今年有多“水逆”?
- 偷税3000万的雪梨,资本版图有多庞大?
- 雪梨道歉将暂停直播!接受调查已数月,双十一坑位费15万
- 王思聪前女友偷逃税被罚6555万,网红主播们「税」不安稳
- “雪梨”们赚钱没个够
- 主播雪梨、林珊珊偷税漏税被罚9300万,直播带货还有多少乱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