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要上市,能否和“蔚小理”一战?( 二 )


例如哪吒U成为南宁警方以及南宁吴圩机场用车 , 嘉兴市桐乡市曾多次采购哪吒汽车作为公务用车等等 , 哪吒N01成为入选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首批名单中唯一一家造车新势力 , 均体现出哪吒在B端市场的下沉之迅速 , “以价换量”的决心 , 在张勇眼里 , 下沉市场是哪吒汽车存活下来的“一亩三分地”:
“首先 , 务实、低成本的运营能力是所有企业 , 特别是初创车企的核心能力之一 。 其次 , 对于市场的认识和把握 , 合众和其他企业不同 , 很多车企选择品牌向上 , 而合众只做20万以下的车 , 踏踏实实把这一亩三分地做好 。 ”
不过 , 这种打法在快速走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 。 首先在于“以价换量”带来的产品功能性方面的缺失 , 较低价格的哪吒汽车受限于成本 , 在智能驾驶方面并无优势甚至相较于其他造车新势力稍显劣势 , 例如在哪吒N01以及哪吒V系列上均缺失L2级辅助驾驶 , 如今哪吒U系列以及哪吒V系列缺少激光雷达 , 这都造成哪吒在产品力上的不足 。
其次 , 便是由于产品智能化不足以及布局B端市场导致的品牌知名度不足问题 , C端消费市场和B端存在天然差异 , C端用户更偏向于外观个性化、智能性更强的产品 , 哪吒汽车在最初并不具备这样的竞争力 , 因此不但难以和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一较高低 , 面对威马、零跑等竞争对手同样缺失线上话语权 。
智能化不足造成产品力降低 , 产品力降低造成竞争力不足 , 竞争力不足又影响品牌建设 , 这是哪吒选择一条“以价换量”之路带来的潜在危机 。 加之自去年年末开始的芯片短缺和供应链失衡 , 哪吒汽车尽管有着不错的销量 , 但其亏损仍在持续 , 根据官方财报 , 截至今年上半年 , 哪吒汽车营收16.32亿元 , 净亏损6.93亿元 , 这种情况下 , 背后没有强大财力支撑的哪吒汽车必须选择尽快上市 , 张勇此前在采访时曾提到:
“如果有更多的钱 , 可以投到更多的技术上;如果有更多的钱 , 可以做更多的直营店 , 销量可以迅速地拉上来;品牌宣传可以做得更激进、规模更大 。 ”
哪吒汽车的核心挑战离不开一个字“钱” , 打造更高级别的智能汽车产品需要资金支持 , 布局更多一二线城市需要资金投入 , 提升线上口碑以及品牌影响力依然需要资金 。
自2017年7月到今年10月27日 , 尽管哪吒汽车共计融资超过120亿元人民币 , 但相较于蔚来、理想、小鹏这样的巨头手中的现金流而言 , 哪吒汽车手中的弹药依然不够 , 这或是其考虑在香港IPO的重要原因之一 。
哪吒“三步走”艰难向红海上探2021年 , 是哪吒汽车异军突起的关键一年 。 根据官方数据 , 今年1-10月 , 哪吒汽车累计总交付量49534辆 , 同比增长398% , 10月份 , 哪吒交付8107辆新能源汽车 , 同比增长294% , 环比增长5.3% , 并超过理想、威马、蔚来 , 位居10月销量榜第二位 , 仅次于小鹏汽车 。

哪吒汽车要上市,能否和“蔚小理”一战?

文章插图

即便如此 , 作为哪吒汽车CEO的张勇对此也有清晰认识 , 他曾提到:“短暂地超越没有任何意义 , 而且哪吒的用户群体更加大众 , 按照这个逻辑 , 只有是理想的3倍才能说比他强 。 ”对此 , 张勇曾提到哪吒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 , 月销量破万 , 并且是高质量 , 高含金量地破万;
第二 , 能够在10-20万元市场做到销量达5000-10000辆;
第三 , 到2025年时要做到年销售50万辆的规模 。
现阶段 , 哪吒只做到了第一步 , 通过较低的市场价格 , 布局三四五线城市的销售风格 , 在中低端市场获得一定优势 , 但相较于巨头们手握重金攻城略地 , 哪吒要做到第二步乃至实现第三部都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和时间 。 对此 , 张勇在两年前的一次采访中曾提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