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消费 , 是行为艺术还是未来趋势?
豆瓣的“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以下简称不买组) , 已聚集超过30万反对过度消费的豆友 。 他们相互分享买过的踩雷品、交过的智商税、被消费主义宣传的伪需求 , 尝试在习以为常的消费社会中逆流而行 。
和更为庞大的剁手党相比 , 逆行者们的体量十分渺小 , 但这群用行动抵制购物狂欢的年轻人 , 值得所有品牌重视 。
有趣的是 , 根据《百度热搜2021双11大数据》报告 , “双11买东西真的比平时便宜吗”、“双11防套路指南”成为了今年双11期间用户搜索量最高的TOP3话题 。
从数据来看 , 今年的双11声量平平 , 朋友圈的报喜海报也没了踪迹 , 虽然天猫、京东各自销售数据均再创新高 , 但增速放缓早已是业内共识 。
各电商巨头似乎也对数字失去了以往的敏感和热情 。 从预售开始 , 战报就比往年少了很多 。 据“燃次元”的报道 , 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甚至连数字大屏也没有了 。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天猫事业群副总裁吹雪对于没有惯常数据战报的解释是 , 在天猫的长期战略中 , 商家和消费者体验现在变得更加重要了 。
中国消费者协会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10月20日—11月12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 。 从消费舆论场的数据表现来看 , 一方面 , 围观式“点评”数远超当事人“爆料”数;另一方面 , “消费主义逆行者”对狂欢式“嗨”购行为审视与反思的“不要买”声浪不断高涨 , 成为今年“双11”消费舆情的两个最大看点 。
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尝试用“物—符号”的路径 , 解释一切物品背后被赋予的话语和暗示 。 也就是说 , 买或不买 , 其背后的原因或者所指向的意义 , 已远超“消费”这个动作本身 。
消费者可以用消费去选择支持或不支持什么样的公司、产品甚至是价值观 。 消费赋予的行动力 , 也让体育公司不能忽视这样由30万人发起的理性消费浪潮 。 从反思消费行为的年轻人们所讨论的话题中 , 我们总结出了几条给体育公司的行动指南 。
品牌还在收“粉红税”在“她力量”崛起的时代 , 消费社会一边把女性捧为消费女王 , 但同时 , 又在向女性收取更多“粉红税” 。
粉红税(pink tax)指的是基于性别对女性的价格歧视 , 很多本质一样的产品 , 只因为挂着女性专用或者染成了粉色 , 就卖得更贵 。
“粉红税”的存在并不是最近才被发现 。 1991年 , 美国经济学与法学家Ian Ayres的一项研究发现 , 白人女性购买同款新车的费用比白人男性高40% 。 到2015年 , 纽约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 , “粉红税”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 , 专门针对女性的产品比针对男性的产品平均贵7% , 比如红色的滑板车价格为24.99美元 , 而粉色的滑板车价格为49美元;在儿童服装方面 , 女孩的衣服比男孩的衣服贵4%;男人的衣服比女人的衣服便宜8% 。 最大的差异是个人护理/卫生用品 , 女人的产品比男人的产品贵13% 。
在不买组里 , 时常能看到有豆友讨论粉红税的帖子 。 比如鸿星尔克同一款鞋 , 男款折后为198元 , 女款则为229元 。 其他运动品牌也有类似现象 , 都已经被注意到 。
- 国外创投新闻 | 英国心理健康服务公司「ieso」B轮融资5300万美元,用人工智能实现个性化治疗方案
- 网易关联公司成立旅游服务公司
- 部署100 个机器人,执行办公室清洁等任务,谷歌母公司离“可以自己学习”的Robot还有多远?
- 北京菜百公司入驻阿里拍卖 首发虎年贺岁金条
- 华为、小米、OPPO等投资的这家公司,即将登陆科创板
- 华润雪花建立数字可追溯营销系统,推动啤酒产业数字化;数商云建立采购管理平台,推动原材料行业数字化 | 36氪大公司数字创新指南1123
- 苹果公司环境主管希望参与保护“最脆弱社区”免受气候变化影响
- 小红书关联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4亿增幅2700%
- 菜百公司入驻阿里拍卖
- 途虎养车网关联公司斥资1亿元于成都成立新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