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产业百年变局:从运力时代到算力时代

一场属于产业的“数字化协奏曲”正在上演 。
产业互联网第一媒体 。 产业家

交通产业百年变局:从运力时代到算力时代

文章插图

从运力到算力 , 从马车到新能源汽车 , 交通正在迎来百年大变局 。
作者|斗斗
出品|产业家
“要致富 , 先修路 。 ”
工业化以前 , 水运成就了中国扬州、意大利威尼斯千年的辉煌 。 工业化以后 , 铁路的交汇让亚特兰大发展成为工商业中心城市;66号公路带旺美国众多内陆城市;航空业的发展让迪拜成为中东城市名片 。
交通作为连接城市的纽带 , 一直是城市兴衰的决定性因素 。
而交通领域出现的第一个大拐点便是交通工具的升级 。 在过去的几百年里 , 陆路交通依靠马匹 , 人们对马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
1894年 , 《伦敦时报》曾对马匹“排放问题”进行了统计:按照当时的速度 , 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 , 城市街道上的粪肥将累积到9英尺 。
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 , 交通工具从蒸汽时代到内燃机时代 , 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 , 也从过去马车的“马粪危机”发展到汽车的“二氧化碳危机” 。
然而自汽车诞生的那一天起 , 城市交通的安全和便捷问题也随之而来 , 为后来交通产业的蓬勃发展埋下了一颗坚实的种子 。
从运力到算力 , 从马车到新能源汽车 , 交通正在迎来百年大变局 。

站在“运力”时代的尾端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 , 他觉出从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 , 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 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 , 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 。 ”这是老舍笔下《骆驼祥子》中的黄包车夫 。
1856年 , 上海法租界外滩建成了第一条马路 , 自此上海城市不断扩大 , 现代化的马路也不断修建 。
城市道路的更新与城市规模的扩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交通方式的变革 , 一种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黄包车”就在这种大环境中茁壮生长 。 成为了出租车的人力低配版 。
中国现代出租车行业其实是1989年在广州起源的 , 广交会火爆 , 很多外宾来访 , 广州出现了使用计价器的出租车 。 92年开始 , 广州的出租车司机从单位职工转为承包或者租赁机制 , 让每个人都成为了自己的老板 。
这一模式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一直长盛不衰 , 成为万千司机养家糊口的稳定且有保障的营生 。 而这个局面如今却被打破 。
2018年 , 南京市客运交通管理处一间办公室内 , 一位负责人坦言:“现在各出租车公司都在‘吃老本’ , 大公司或许还耗得起 , 小公司可能已经快吃完了” 。
有着20年出租车车龄的王师傅点起手中的烟 , 一边“吞云吐雾” , 一边叹气 。 “以前 , 出租车驾驶员一天跑 10 个小时 , 每个月可以赚六七千元 。 现在 , 就算每天跑 14 ~ 15 个小时 , 月收入也大不如前 , 甚至只能达到以前的一半 。 ”
他们当时所面临的是 , 南京超3000辆出租车退租停运 , 相当于每4个出租车司机中就有1个辞职 , 大量出租车集体退租停运 , 南京很多路口附近和停车场都摆满出租车 , 一片狼藉 。
交通产业百年变局:从运力时代到算力时代

文章插图

来源/视觉中国
而这只是传统交通行业的一个缩影 。
很多时候并不是你做错了什么 , 而恰恰是因为你什么也没有做 , 就像诺基亚被收购其创始人感叹的那样 , “我们什么也没有做错呀 。 ”
问题的出现很清晰 。 以中国最早的出租汽车公司上海强生出租车公司为例 , 它的前身是赫赫有名的中国老字号——祥生出租汽车公司 。 创始人是旧时有“出租汽车大王”之称的周祥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