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另一个下半场


互联网的另一个下半场

文章插图

新疆布尔津五彩滩 。 2017年8月24日
互联网平台规模做大了 , 就容易产生不信任 。 对平台的依赖越强 , 人们的不信任感就会越强 。
【互联网的另一个下半场】互联网平台终归是一堆算法 , 对用户来说 , 平台的算法就是一个个黑盒子 。 被这些不知底细的黑盒子 , 控制着思想、行为和情感 , 这个感觉无论如何都不会太美妙 。
比方说一个规模庞大的外卖平台 , 总是会受到来自用户、商家和外卖骑手的抱怨和怀疑 , 这也是因为他们弄不清黑盒子里究竟藏着什么样的机关和算计 。
监管部门也不太放心黑盒子里的算法 。 7月26日 ,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 , 要求网络餐饮平台优化算法规则 , 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 , 要通过“算法取中”等方式 , 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考核要素 , 适当放宽配送时限 。
如果我没记错 , 这应该是监管部门第一次对互联网平台的算法提出“取中”的具体要求 。
单就外卖业务而言 , 作为一个影响着那么多人的生活生意和生计的头部外卖平台 , 美团必须接受更多的审视、质疑和监管 , 这是必然的 。 但算法取中却没有也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界定 , 怎样取中?如何评判?算法涉及企业核心机密 , 本来就是个黑盒子 , 外界如何了解?
美团选择公开设计算法时所遵从的规则 。 已先后公开了外卖配送中的“预估到达时间”和“订单分配”的算法规则 , 让黑盒子有一些阳光照进来 , 让外界第一次知道 , 送达时间是如何估算的 , 订单又是如何在不同骑手间分配的 , 哪些因素在影响着算法的结果 , 为平衡用户满意度和骑手的工作强度 , 美团在算法上做了哪些改进……
不是所有人都能弄明白这些规则的作用机理 , 但透明度总是有利于减轻外界的不信任感 , 也有利于化解商家、骑手、用户以及平台四方之间的矛盾 , 同时也算是对监管部门“算法取中”要求的积极回应 。
关于算法有没有价值观 , 有没有善恶的问题 , 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算法体现的当然是设计它的人的意志和价值取向 。 究其根本 , 算法 , 核心关注点应该是效率 , 也就是持续地探求事物的最优解 。 这大概也是整个互联网产业过去20多年的核心追求 , 用连接和算法提升所有产业的效率 。
比如Google连接的是网页 , 算法是对搜索结果排序 , 让用户更高效地找到所需;Facebook连接的是人 , 算法是个性化地推荐内容和广告 , 让用户更高效地消费内容(和广告);阿里巴巴连接的是人与物 , 算法是个性化推荐 , 让用户更高效地买买买 , 让商家更高效地卖卖卖 ,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不过近年来互联网平台正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 。 比如Google被认为在搜索结果的排序上照顾自家产品;Facebook被曝光为了商业利益故意忽略自家产品对用户安全和健康的不利影响;阿里巴巴因强制商家二选一而被课以巨额罚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