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李勣、李靖、秦叔宝、程咬金这几个人在军事上哪个更厉害?( 二 )


当时很多将领都认为唐军不易攻城,应该绕道出奇兵偷袭别的地方,到时候敌人不攻自破,唯独李靖认为不应该绕远路偷袭别的地方,因为对手也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将领,并且分兵偷袭易被别人逐个击破,李靖想出了别的计谋,最终李靖运筹帷幄,判断准确 。武德七年三月二十八日,辅公祏穷蹙,放弃丹阳逃走,李孝恭派出骑兵穷追,俘获辅公祏于武康 。唐军平定了辅公祏的反叛 。李渊为了嘉奖李靖的军功,赐物千段,并赐奴婢一百口,良马一百匹 。设立东南道行台,授任他为行台兵部尚书 。李渊十分钦佩他的军事才干,极口赞叹说:“李靖乃萧铣、辅公祏的膏肓之病,古代名将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李靖!”
李靖灭突厥江南的局势安定以后,北方的形势又一时紧张起来 。隋末唐初,东突厥势力强大,李渊太原起兵时,曾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以换取北方的相对安定 。唐朝建立后,突厥一方面支持薛举、刘武周等割据势力,与唐朝分庭抗礼;另一方面,又自恃兵强马壮,不断举兵南下侵扰 。在平定江南中功勋卓著的李靖又被调到北方,以反击突厥 。大唐和突厥的战争打了多年,李渊退位李世民刚刚登基,颉利可汗便乘唐朝皇帝更替之机,率十几万精锐骑兵再次进犯泾州(今甘肃泾川西北),并长驱直入,兵临渭水便桥之北 。李世民无奈和颉利可汗结盟 。
此后不久,东突厥国内发生了变乱,所属薛延陀、回纥、拔野古诸部相继叛离,又恰遇暴风雪,羊马死亡甚多,因而发生了饥荒,族人纷纷离散 。贞观三年八月,李世民接受了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建议,决定出击东突厥,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以张公瑾为副,发起了强大的军事攻势 。又任命并州都督李勣、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为各道总管,统率十几万军队,分道出击突厥 。
唐军这一次对战突厥可谓是倾全国之力,贞观四年正月,朔风凛冽,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向恶阳岭挺进 。颉利可汗万万没有想到唐军会突如其来,兵将相顾,无不大惊失色 。他们判定:如果唐兵不倾国而来,李靖决不会孤军深入,于是“一日数惊” 。李靖探知这一消息,密令间谍离间其心腹,其亲信康苏密前来投降 。李靖迅即进击定襄,在夜幕掩护下,一举攻入城内,俘获了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及原炀帝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今内蒙二连浩特西南) 。李靖因军功进封代国公,增加食邑三千户,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等,李世民高兴地对大臣说:“汉朝李陵带领五千步卒进攻匈奴,最后落得归降匈奴的下场,尚且得以留名青史 。李靖以三千骑兵深入敌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这是古今所没有的奇勋,足以雪往年在渭水与突厥结盟之耻 。”在李靖胜利进军的同时,李勣也率军从云中(今山西大同)出发,与突厥军在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遭遇 。唐军奋力冲杀,把突厥军打得溃不成军 。颉利可汗一败再败,损失惨重,遂退守铁山,收集残兵败将,只剩下几万人马 。
颉利可汗这个时候再也不嚣张了,他派人求和,而李世民也答应了颉利可汗的请求,他派使者去颉利可汗大帐安慰他,而唐军各部听到两国谈和的消息,都整顿军队,准备接到朝廷的消息后就率兵返回,但是李靖不一样,他认为颉利可汗是想养精蓄锐,等到来年水草丰茂,兵强马壮的时候再报仇,同时他觉得这是彻底击败颉利可汗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最终,李靖说服张公瑾,率军突袭颉利可汗老巢,名将苏定方为前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