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救酷派?小米经验可行吗?( 四 )


2017年8月 , 酷派发布最后一款新品COOL M7 。 当时酷派深陷资金危机 , 遭银行停贷还被起诉 , 被迫缩减营销费用 , 并大量裁员 , 甚至解约近300名应届生 , 这对手机量产爬坡和销售影响很大 , 接手酷派已逾一年的前华为荣耀总裁刘江峰倍感无奈 , 称酷派是捧着金饭碗讨饭 , “酷派有很多资产 , 手握100亿的房地产 , 谁能想到就因为几个亿的(经营费用)缺口憋成这样 。 ”
一位离开五年的酷派前员工向燃财经证实了刘江峰的说法 , “我是校招进入酷派的 , 在酷派工作不到一年时间 , 去了酷派之后感觉被坑了 。 当时刘江峰正在掌管酷派 , 因为酷派没有钱 , 手机也不做了 , 刘江峰就走了 。 手机行业变化之快 , 酷派后来也基本没有了市场 。 ”
2018年 , 为了偿还债务 , 酷派开始“卖地” , 逐步缓解了债务危机 。 接近酷派的知情人士表示 , 很多人不知道 , 酷派后期致力于发展海外市场 , 营收也主要依靠海外市场 , 尤其是美洲 , 与北美运营商合作手机 , 2019年酷派方实现扭亏为盈 。
“这几年酷派靠着海外市场运营团队的坚持 , 一直苦苦地撑着 。 如今有了新的资本和新的团队、新的战略 , 酷派算是满血回归 。 ”接近酷派的知情人士说 。
小米经验能复制吗?
在华为跌落 , 其他手机厂商纷纷进军高端手机市场之际 , 酷派无论是用小米前员工 , 推出面向中低端市场的手机 , 还是给自己打上极致性价比的标签 , 线上铺货的策略 , 等等 , 均能看到小米的影子 , 但是 , 小米的经验能救酷派吗?
目前酷派主要依赖于线上渠道销售 , 根据酷派数据显示 , 双11期间 , 酷派在京东自营店销量环比今年618增长400% , 在京东手机竞速排行榜品牌销售额增速排名中 , 位于前两名 , 登上京东手机竞速排行榜千元内手机销量的前三强 。
但多位手机行业人士向燃财经表达了“不看好酷派未来”的观点 。 “模仿者没有出路 , 酷派很难起死回生了 , 它太过度于依赖运营商渠道 。 ”张海涛说 。
打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 除酷派COOL20评测相关视频广告 , 更多是关于酷派招揽代理商的广告 。
“手机厂商必须线上和线下结合在一起做 , 效果才能更好 。 特别是 , 想要品牌下沉或者冲击高端市场的手机厂商 , 线下渠道建设必不可少 , 只有线下门店才能够真正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品牌认知 。 像酷派这类没有品牌的手机 , 线上基本卖不动货 , 就需要线下推进 , 或者通过经销商补贴卖手机 , 所以 , 酷派一定要走线下渠道 。 ”一位北京经销商告诉燃财经 。
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 , 2019年全球手机线上销售占比约24% , 2020年这一比例为28% , 全球绝大多数手机依然依靠线下渠道销售 。
此前 , OPPO、vivo崛起也主要依赖于线下渠道的建设 。 小米也早就意识到线下渠道的重要性 。 2016年 , 小米手机销量开始下滑 , 仅仅靠线上渠道销售存在天花板 , 只有依靠线下渠道才能实现品牌下沉 , 建立用户的品牌认知 。 小米开始调整营销策略 , 发力线下渠道 , 包括小米之家和第三方零售商渠道 。 近两年 , 小米现在渠道建设更加激进 , 再度启动小米线下渠道全面改革 。 据小米官方数据显示 , 截止今年10月底 , 小米之家门店数量正式突破1万家 , 对县城市场的覆盖率超过了80% 。
可见 , 酷派回归后 , 如想真正获得成功 , 避免渠道重蹈覆辙 。 关键一环 , 还在于营销渠道的建设 。 那么 , 酷派渠道政策如何?
据了解 , 酷派工作人员称 , 酷派将采用全新的模式运营国内市场 , 即授权服务站模式 , 完全解决通信行业串货问题 。 简单来说 , 就是通过代理商机制卖货 。 酷派工作人员告诉燃财经 , 如想成为区域独家代理 , 需要先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 。 保证金按照该区域人口数量确定保证金 , 如该区域人口为12万人 , 需要缴纳3万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