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中国制造已经有很强的硬实力 , 研发、供应链和制造水平都已经有较高的水平 , 然而软实力很差 , 很多本土企业不知道做产品规划和定义 , 不会做品牌营销 。
可见当时的宏观环境 , 并不那么友好 。
02
制造业的优秀范本
那么 , 如何突破这个问题的限制?别人都做不到 , 你凭什么能做到?
在这方面 , 小米团队有自己的想法 。 后来这种玩法也被称为“小米模式” 。
一方面 , 是砍掉固定成本 。 硬件的突破造就了互联网时代 , 那么互联网能不能反哺硬件的发展呢?小米将手机大部分的销售搬到了线上渠道 , 打造“互联网手机” , 节约了大量租金、人工费用和一层又一层代理商的利润分成;线上渠道对需求的感知 , 成为其按需生产的重要“情报”依托 , 极大降低了库存费用和减值计提风险 , 同时根据销售地情况安排大批量的运输 , 节省了运费 。
另一方面 , 是寻找新的营收增量 。 “软件定义手机”这一招在当时看来是险棋 , 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信念 , 以及对市场的精确判断——小米团队相信公司可以不靠手机硬件赚钱 , 而是通过MIUI生态圈的开放 , 在软件上赚钱 。 如此一来 , 小米手机的价格就可以定在一个十分接近成本价的区间 。
结果是:小米1代手机一炮而红 。 小米手机销量轻松突破了300万部 , 饥饿营销之下的小米手机总是一机难求 。 不久后 , 小米手机甚至登顶中国智能手机份额冠军 。 小米手机的产销也由此进入了一个规模扩张、成本可控、预期良好的良性循环 , 渗透率不断提升奠定日后对成本端价格控制和消费端议价能力的基础 。

文章插图
在那个刚刚开始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发烧”的年代 , 小米的这种互联网玩法可谓超前 , “互联网手机”“软件定义手机”概念也迅速获得市场关注 , 引来竞对的争相模仿 。 到2012年 , 安卓市场已经积累了超40万活跃用户 。 腾讯、阿里巴巴、360也纷纷推出自主软件生态和硬件设备 。
在当时甚至有友商挑起了一起与小米团队的“约架”事件 。 而雷军居然真的带着小米公司的几位骨干 , 在约架地点认真“踩点”研究“战术” 。 幸好“约架”事件最终不了了之 , 否则不知又是怎样一出魔幻剧情 。
不过换一个角度看 , 小米的横空出世 , 的确改变了一些东西 。
从制造业角度出发 , “小米模式”让传统强而不精的制造业脱胎 , 注入效率的互联网基因 , 为行业模式提供了一个优秀范本 。
例如借助新兴互联网营销渠道的低成本红利 , 绕开已经被传统国际巨头占据的高成本电视媒介和线下渠道 , 低成本获得先发优势;用更好的软件和用户交互(MIUI和迭代开发)、更精准的产品规划和定义、略显夸张的营销活动击中主流用户尤其是年轻人的心 。
3
新曲线的诞生
超前的互联网基因 , 还带来了另一个重要的能力:
面对新事物的决策链条短、速度快 。
曾经在风投行业蛰伏多年的雷军 , 对手机产品如数家珍 , 在行业认知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积累 。 所以在万物互联方面 , 雷军其实早就有自己的判断 。 比如 , 硬件以手机为中心进行链接 , 手机相当于一个超级计算中心;将来屏幕会无处不在 , 所以屏幕之间可以相互协同 。
- 菊花菜是什么 菊花菜的功效与作用
- 怎样妥善处理我们与小狗的关联
- 京东智能客服言犀获“2021中国最佳智能客服机器人方案”奖
- 小宠物血压测量的方式与全过程
- 高丽参的营养价值 高丽参的功效与作用
- 字节入股VR与AR体感互动技术公司梦途科技
- 谁能救酷派?小米经验可行吗?
- 阿拉斯加犬与狼的差别
- 智能呼啦圈真的能瘦腰吗?
- 被面膜“撕开”的“低价游戏”与“保价协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