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仓、撤城、亏损不止:每日优鲜何以至此?( 三 )


前端以促销、拉新的方式扩大用户量 , 中端优化服务体验 , 后端夯实供应链 , 而在一众竞争者中 , 后端供应链将决定平台发展是否更长远 。
因此 , 各路玩家均不断打磨供应链 , 以提供更高性价比的商品 。
在每日优鲜的计划中 , 其将用3-5年的时间 , 挖掘、孵化、聚合一批优质供应链资源 , 建立80%源头直采、50%联合品牌、20%战略投资的供应链生态 。
理想很丰满 , 但实际表现会直接反映在规模数据上 。
截至今年三季度 , 每日优鲜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拥有近200个“优鲜农场”直采基地 , 覆盖水产、蔬菜、水果、水产等品类 , 以及约350个“优鲜工厂” , 与肉蛋、快消品类的优质供应商展开直供合作 。
与此同时 , 叮咚买菜来自产地直采的生鲜产品占比达到79.1% , 其在全国拥有540个农业直采基地 , 拥有5个食品加工厂、1个自有农业基地与1个在建的生鲜综合体 , 产地直供供应商超600家 。
分野明显各家发力源头直采的目的 , 无非减少农产品从源头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环节 , 创造更大利润空间 , 最终让利消费者 , 而每增加一个流通环节 , 就意味着成本增加、商品价格提高 。
在上海 , 每日优鲜的鸡毛菜售价3.8元/300克 , 叮咚买菜则为2.69元/250克;每日优鲜上金针菇售价3.9元/300g , 叮咚买菜上为3.59元/300g;而在叮咚买菜上可以买到的活虾 , 每日优鲜甚至没有在售 。
价格差距的背后 , 消费者必然选择性价比最优的商品 , 而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的差距 , 也不止是规模 , 更是供应链实力本身;而源头直采的不深入、不彻底 , 自然也限制了每日优鲜的未来发展 。
围绕社区电商业务 , 每日优鲜还试水过大量新业务 。
去年3月 , 每日优鲜入局社区团购 , 推出“一淘心选”项目 , 在此之前 , 每日优鲜还曾做过每日优鲜便利购、每日一淘、每日优鲜一起拼、每日拼拼四个项目 。
如今 , 每日优鲜便利购等项目早已一地鸡毛 , 而在今年三季度财报中 , 每日优鲜前置仓项目净收入占比超过98% , 每日优鲜便利购、零售云等新业务收入合计仅4370万元 , 占比不足2% 。
更何况 , 每日优鲜便利购等尝试 , 对每日优鲜前置仓的供应链能力并无实质帮助 , 与其主业发展也很难形成协同效应 。
打造源头直采不够彻底 , 每日优鲜也只能“起大早赶晚集” 。 截止发稿 , 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的市值差距 , 依旧有5倍之多 。
【关仓、撤城、亏损不止:每日优鲜何以至此?】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老友记”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