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无稽之谈,为什么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地传播着都市传说?( 三 )


这些故事设置了多重冲突 , 如乡村与城市、高科技与传统工业、迷信与理性、落后与现代 , 都能让人感同身受 。 同时 , 在高关注度背后 , 也反映出我们对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婚姻出轨、食品卫生、时尚虚荣等现实问题的担忧 。 [2]比如曾经在网络上流传的“肯德基六脚鸡”的不实传言 , 背后就体现了人们对于食物是否被注射激素、影响健康的忧虑 。
恰恰是这些在情节中凝练的社会现状与价值 , 折射了人们在生活中关注和幻想的种种景象 , 也延续了传播的广度与生命力 。
现代媒介如何让都市传说走向更多人?在传统媒介时代 , 各地电视台、报纸就致力于收集都市传说 , 例如在美国 , 电视节目 Urban Legends 、 Beyond Belief: Fact or Fiction 和 Mostly True Stories: Urban Legends Revealed 专门 向观众介绍传奇故事 , 探索频道推出的《流言终结者》则尝试通过科学重现的方式验证传闻是否真实 。
而我们最熟悉的都市传说来源还当属电台 。 在过去 , 多少人曾半夜调频 , 然后被《张震讲故事》《午夜惊奇》抑或《惊险时空》吓得久久不能入眠?
现在 , 让我们将故事的背景幕布从传统媒介时代换成互联网媒介时代 , 新兴媒介的拾遗与再创造让都市传说体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 不少都市传说被重新搬到台面 , 媒介平台甚至学会以此作为噱头 , 利用受众的猎奇心理以获取更多的流量 。 在国外 , 不少网站都致力于搜罗扑朔迷离的网络流言 , 比较出名的如Usenet新闻组与snopes.com 。
进入21世纪的日本 , 几大著名都市传说的流行也与互联网关系密切 , 如“八尺女传说”“如月客栈”等悬疑故事的起源地都是日本论坛2ch , 这引发了当地都市传说的一轮新热潮 , 也出现了大量相关网站 , 也带动美国出现如“瘦长鬼影”论坛的风气 。
相较于前工业时代人们还对未知的领域保有敬畏心理 , 如今比起恐惧而“忍住不看” , 我们更会因为单纯好奇 , 而驱使自己即使捂着眼睛也要点开窥上几分 。 因此 , 当今的都市传说在灵异与怪诞之外 , 还多了几分戏谑甚至调侃的意味 , 一如2020年疯狂在朋友圈刷屏的“立扫把挑战”“楼上不明弹珠声”等都是典型案例 。
倘若我们将媒介的范畴放大 , 会发现都市传说在传播之中变得更加有趣 。
如果你是一名《英雄联盟》玩家 , 那你一定对“毒液蛮王”不陌生 。 相传有人曾经在网吧中打游戏突然被求加好友 , 对面发过来一句“你听说过毒液蛮王吗?”如果回复了这个问题 , 就必须一直和他玩游戏 , “要么赢 , 要么输了就要死” 。
这个传言相传甚广 , 甚至有人因此形成了游戏习惯 , “我才知道我兄弟如果打完游戏不出结算 , 那个‘跳过下一局’从来不点 , 是因为远古时期看LOL恐怖小说留下的阴影 。 ”在虎扑社区 , 有用户留下这样的评论 。
除去游戏 , 如今解密类综艺、剧本杀也成为了都市传说传播的新型迷因 。 网综《密室大逃脱》将“四角游戏”这个多少人曾经的梦魇故事变成节目中的一环 , 通过明星效应拴住观众的好奇心;而剧本杀则提供了我们成为故事主人公的机会 , 在一个又一个凶杀案现场或者推理环节沉浸式体验情节中的爱恨情仇 。
由此 , 从广播电台到播客App , 从线上的网络论坛到线下剧本杀 , 从2D恐怖漫画到3D悬疑电影 , 都市传说能够成为现代流行文化之一 , 与媒介的演进密不可分 , 这让原本只能口口相传的故事 , 以极高的效率铺张在公众视野中 。
而换个思路 , 都市传说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提供给广大读者的“集体创作媒介”呢? [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