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提示法
首先引导孩子根据图画或作文题目 , 提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 , 解决了这些问题 , 就等于找到了“写话”的内容 , 然后将内容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 , 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写作思路 。
为了让孩子有个样板可模仿 , 可以按人、事、景、物四类文章分别编写“问题提纲” , 供孩子参考 , 让孩子在仿照中学会创新 , 能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 , 使“写话”的内容丰富起来 。
2、词语联接法
为了让孩子说起话来有条有理 , 写起话来具有连贯性 , 可以根据“写话”内容适当提供一些联接词 。
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 “有的——有的——还有的——” , “有时——有时——”等等 。
孩子可选择合适的联接词 , 将单个的“零件”串起来 , 很自然地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这样的“话”说起来才通顺 , 读起来才合理 。
3、语句扩充法
只搭好骨架 , 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血肉 , 读起来就会涩涩的不生动 。 如何引导孩子将“话”中的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有文采呢?可以运用“语句扩充法”逐步让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话”写得更丰满些 。
4、词句积累法
要使文章写得优美还需要好词好句的点缀 , 而且“语句扩充法”最重要的是扩充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 这对于刚上学不足一年识字量不多的孩子来说 , 的确是一个难题 。
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认识水平、认知能力以及生活阅历非常有限 。 做家长的应充分利用家庭空间给孩子创造一个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的良好环境 。
5、积极鼓励法
不管使用哪种方法来引导孩子学习“写话” , 最好的方法还是“积极鼓励法” 。
对于处在低年级的孩子来说 , “写话”就如同幼儿“丫丫学语”一样艰难 。 家长要想做好孩子的启蒙老师 , 就应像期待宝宝喊出第一声“妈”“爸”那样耐心而充满希望 。 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 , “话”中出现了一个好词 , 一个好句 , 有一点点进步就应及时鼓励、表扬 。 小学生入门写作主要有两大困难:一是“写什么”?(选取写作材料) , 二是“怎么写”?(写作方法与技巧) 。 作为入门应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 然后才能讲究写作技巧 , 因为前者是基础 , 好比河水之源 , 如果没有源头 , 哪来涓涓细流乃至滔滔长河?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的“入门”阶段 。 由于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文 , 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学生的组词、造句还讲得过去 , 但作文中的取材仅限于转抄和编造 。 这样发展下去是不妥的 。 其一 , 学不会观察生活、表现生活;其二 , 一旦养成习惯 , 会使思维懒惰 , 思路狭窄 , 材源枯竭 , 影响其思维品质、智力、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 那么 , 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入门解决材源问题呢?我们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一、要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 。 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很多 , 但生活中的人、事、情和景 , 初写作文的学生往往缺少“抓”和“写”的意识 , 需要老师或家长的点拨、揭示加指导 。 如我校去年元旦前夕要召开文艺晚会 , 布置同学们自带小红花 , 可老师没教过花的做法 , 有一位家长教会了他的女儿做红花 , 当这位小学生带着红花上学时 , 同学们求她帮助 , 她帮同学们做红花 。 事后 , 有的同学表示送她小“礼物” 。 虽然她喜欢小“礼物” , 但是没要 。 老师知道这件事后 , 就指导她把这件事写成作文《我帮同学做红花》 。 由于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 , 她写成的作文 , 内容充实 , 还挺有思想的 。 二、给孩子创造积累写作材料的条件 。 平时 , 学生只能天天重复着“家中——路上——学校——路上——家中”的过程 , 生活的范围有限 , 所以学校和家长应利用周末和节假日 , 领孩子去公园、野外等见世面 , 领略和感受积极的、丰富多采的社会和自然生活 。 但要有益于教育孩子 , 其中一项便是为写作文积累材料 。 例如 , 在今年暑假中 , 某家长带他的女儿去野外捉蝈蝈 , 临行前布置了写作要求 , 让她注意观察和记忆 。 回来后 , 她写了作文《捉蝈蝈》 , 较生动地写下了捉蝈蝈的过程和动作 , 很有情趣 。 三、给学生讲些直接感受不到的作文材料 。 受生活的地点、环境等条件所限 , 有许多素材是学生直接看不到、得不到的 , 却是可写的 。 这类材料需老师及家长的讲述 , 指导课外阅读等进行积累 。 有一位学生家长在去某沿海城市出差回来时 , 给他的孩子带回来许多“礼物” , 如:各种贝壳、小(海)石头、小纪念品等 。 女儿最喜欢那串珍珠项链 , 她认为很贵 。 其实仅几元钱 , 使她很惊奇 。 这位家长抓住时机 , 向她讲了珍珠的人工养殖以及我国海上育珠事业的过去和现在 , 鼓励她以此为材写成作文《爸爸送我的礼物》 , 既训练了写作 , 又进行了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 四、要让学生学会剪辑原有的写作材料 。 固然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是小学生入门写作的主要材料 , 但不要因此束缚他们的自我发挥和想象 , 而是要让学生们学会将已有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剪辑、必要的取舍 。 有一位学生游过秀水公园后 , 在写《我爱秀水公园的美丽风光》草稿中提到“在草丛中捡到一只死去的蜻蜓” , 这是真实的 , 但对文中的“美丽风光”起了削弱作用 。 老师对此进行了指导 , 经过修改 , 学生的作文是:“我走上拱桥向东望去 , 湖面上是一片荷花和荷叶 , 交映相辉 。 叶面上的水珠儿在阳光照射下 , 如珍珠般闪闪发光 。 忽然一只红蜻蜓飞来 , 落在一支卷着的荷叶上 , 我想起了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 , 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一小小的剪辑 , 使作文增加了艺术性 。 总之 , 老师及家长应相互配合 , 共同创造条件 , 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观察生活 , 获取并积累写作素材 , 让学生在入门写作时 , 感到“材”有源头滚滚来 。 小学生初学写作的三个放开 小学生初学写作 , 就像刚学步的孩子 , 走得摇摇晃晃 , 颤颤巍巍 , 甚至摔跤 , 但父母总是大胆放手 , 不断鼓励 , 终于孩子会走了 , 并且走得稳稳当当 。 如果我们的老师能像父母呵护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 , 学生就都会作文 , 也都愿意写作文了 。 但事实上 , 我们的老师在学生作文刚起步时就设置了很多的障碍 , 提出很多的要求 , 结果学生越写越不会写 , 越写越不愿意写 。 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形成的思维定势 , 对“好作文”定了很多条条框框的约束 , 恰恰忽视了学生的性情、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水平 。 结果 , 由于人为地拔高 , 不断地限制 , 作文越教越死 , 学生越学越怕 。 实际上 , 小学阶段 , 应大胆地“放” , 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 随意发挥 , 不拘一格 。 小学生写作文 , 不要要求过高!什么都面面俱到 , 可以从写日记开始 , 逐步养成他们的写作习惯!以流水账的形式开始 , 逐步让他们加入一些感情色彩!可以诱导 , 不可以强求!
- 小朋友早餐吃什么比较营养 小学生早餐吃什么好
- 小学生毕业作文题目大全 小学生作文题目精选
- 老师对抄袭作文评语 小学生抄袭作文怎么评语
- 抄一篇作文400字写人物的 抄一篇作文400字
- 小学生满分作文大全300 满分作文300字大全
- 日记优秀作文300字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日记300字优秀作文
- 过生日小学生作文300字 小学生作文300字
- 小学生作文读后感100字大全 小学生作文100字大全
- 日记50字大全30篇 优秀日记50字30篇
- 十篇满分作文600字初中 十篇满分作文600字带题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