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汽车,难逃“饭圈”魔咒

拆解蔚来的成本之后不难发现 , 这个一向被视为新能源一哥的新势力 , 也没能逃脱“饭圈”营销的魔咒 。
蔚来 , 在造车新势力中似乎正在丧失势力 。
最近关于蔚来汽车的质疑 , 主要是因10月的销量数据 。 2021年10月 , 蔚来汽车交付量骤降 , 仅交付了3667辆 , 环比减少65.5% 。
交付量如同“过山车” , 产能成罪魁祸首?正在交付量面临舆论压力泵高压之时 , 蔚来汽车三季报如期而至 。
从交付量来看 , 三季度交付量也算是创下季度新高 , 蔚来第三季度交付量为24439辆 , 同比增长100.2% , 但在新势力们的销量都在攀升的对比下 , 难掩10月的骤降事实 。
具体来看月度交付走势可以发现 , 蔚来的交付量并不稳定 。 7月 , 蔚来交付了7931辆车 , 首次失去新势力交付量冠军宝座 , 8月的交付量更是缩减到5880辆 , 在新势力中排位直降至第四 , 9月迎来突破性增长 , 首次实现单月交付量破万 , 达到了10628辆 , 重回新势力第一 , 尤其10月情况急转直下 , 交付量仅有3667台 , 环比减少超65% , 再次掉出新势力交付榜前三 。

蔚来汽车,难逃“饭圈”魔咒

文章插图

(蔚来汽车交付量 , 来源:东吴证券)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市场的持续高增长和竞争对手的销量整体大攀升 。 乘联会数据显示 , 国内新能源乘用车10月零售销量达32.1万辆 , 同比增长141.1%;10月 , 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18.8% , 较2020年的5.8%有显著提升 。 其中 , 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10月合计销量占整个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约12% 。
蔚来对此的说法是 , 归结于产能调试 , 但是外界始终将信将疑 。 蔚来表示 , 主要是由于公司在为新产品的引入进行准备 , 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重组和升级所致 , 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供应链波动的影响 。
并解释称 , 交付量下降是因为其正在为迎接新产品做产线产能的升级 , 虽然交付量下降 , 但订单量在持续增长 。
但从蔚来对第四季度的预期中 , 仍然看出对于产能的“无奈” 。 Q4预期中 , 交付指引数只有23500-25500辆 , 较2020年Q4度增长约35.4%至46.9% , 较2021年Q3下降约3.8%至增长约4.3% 。
按照这样过山车式的交付量状态 , 2021年大概率蔚来很难完成年终累计交付10万辆的目标 。 换言之 , 是产能阻碍了蔚来汽车的百亿营收与十万交付 。
缺芯是全球现象 , 供应链承压却是独一份?不可否认 , 当下困扰蔚来最大的痛点 , 就是由于全球芯片短缺 , 供应链承压 , 进而造成的产能不足 。 换言之 , 即便2021全年在产品线上并无实质性扩充 , 但是蔚来仍不愁终端订单量的扩充 。 蔚来创始人以及CEO李斌指出 , 消费者的需求仍然强劲 , 新订单在10月份创下历史新高 。
相反 , “无车可交”才是最令其恼火的事情 。
三季度电话会上 , 对于供应链的问题 , 李斌依旧表示信心满满 , 称芯片短缺只是暂时问题 。
李斌表示 , “芯片短缺目前来讲比最糟糕的三季度会好一点…..(另外)好的地方在于 , 我们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情况 , 我们总是能够尽可能地找到一些解决方案 。 我想强调一下 , 因为我们有很多都是我们自己研发的 , 有一些芯片短缺 , 我们需要去找替代芯片快速验证、快速生产 , 这件事情上跟一般的汽车公司相比 , 有很大的优势 , 因为有这样的能力 , 我们解决了好几次可能短缺的问题 。 ”
相比较蔚来10万产能的艰难 , 其他新势力已经早早完成了10万答卷 。 2021年 , 蔚来、理想、小鹏三家造车新势力公司在今年内均实现了第10万台整车的下线 。 从完成的速度看 , 理想汽车用时708天 , 不足24个月 , 小鹏汽车用时34个月 , 而蔚来汽车用时35个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