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纯电,在混动技术方面,中国品牌们现在也非常强势 。 根据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计划至2035年,国内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一半 。 同时,汽车产业计划在2028年左右实现“碳达峰” 。 为了尽早完成目标,近年来我们在大力发展纯电技术的同时,混动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
在过去,混动市场基本是日系的天下,无论是丰田的THS,还是本田的i-mmd,都有不错的市场口碑和庞大的用户基数 。 但从今年比亚迪DM-i大热后,中国品牌在混动技术上集体爆发了 。 奇瑞、吉利、长安、长城先后发布了最新的混动系统 。

文章插图
在本次广州车展中,我们看到了WEY拿铁DHT、比亚迪宋Pro DM-i、星越L雷神版等混动新车 。
相比丰田THS的行星齿轮结构和本田i-mmd的单速变速箱,大部分中国品牌通过多挡DHT混动专用变速箱的应用,在车辆动力、油耗、工作模式灵活性(并联工况区间大幅宽于日系混动)等方面全面赶超日系混动 。
另一种路线就是比亚迪的DM-i,其没有采用DHT变速箱,而是使用了与本田类似的机电耦合单元,但由于其从发动机、发电机到驱动电机乃至电池,都是自主研发,所以做到了更高的整合效率,并使车辆成本降低到与同级别纯燃油车接近的水平 。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品牌混动技术的全面爆发和相关政策的扶持,未来3-5年我国混动车型销量占比将持续提升 。 目前来看,无论是纯电技术路线,还是混动技术路线,中国品牌均已跑在了前面 。

文章插图
与之相对的是,传统合资品牌或者豪华品牌的燃油车,真的不太受关注了 。 随便说几个新车,全新一代雷克萨斯NX、全新一代英菲尼迪QX60、新款奥德赛、新款速腾、福特EVOS、林肯等,这些车如果放在往年车展,声量不会太小 。 但这次,他们都被电动车们巨大的声势给淹没了 。 或许用不了几年,这些“old school”就会被Z世代的年轻人们当做老古董一样看待 。
车展现场变“卷王争霸赛”在一片欣欣向荣之际,我们也要看到一些问题或者隐忧 。 现在的中国车企,似乎都很信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例如,先不管自动驾驶算法是否已经成熟,激光雷达要有,超高算力芯片也得有,全车上下的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更是多到数不清 。 这些车企们似乎不管补能体系何时能搭建完善,但“充电5分钟,续航200km”的卖点得先放出来 。
几年前,车用激光雷达还是个新鲜物种,售价动辄几十万一个,印象中是百万级豪车才有,而最近一两年,陆续有一些平民化车型搭载激光雷达,例如20万元左右的WEY摩卡 。 今年下半年开始,凡是定位稍微高端一点的新电动车,激光雷达都快成为标配了 。 这次的广州车展,包括威马M7、阿维塔11、AION LX PLUS、飞凡R7等车型在内的10余款电动车,都用上了激光雷达 。

文章插图
不可否认,随着OTA技术的出现,“硬件冗余”的思路没问题的 。 但现状是,大家的硬件储备似乎有些过剩了 。
自动驾驶算法的推进目前仍面临不小的瓶颈,谁也说不准L4级自动驾驶何时才能真正落地,但软件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硬件,现在就把一堆可能根本用不上的激光雷达装上去,最后还是要消费者为其买单 。
要知道,特斯拉靠纯视觉路线就已经在辅助驾驶领域非常强势,而且在成本控制方面也独步天下 。 万一哪天马斯克反悔开始用激光雷达了,我们似乎也没什么优势了 。
- “脱单盲盒”玩出花样,背后却暗藏利益链条
- 广州万通与京东京车会达成战略合作
- 李佳琦欧莱雅交恶背后,是直播的「端水」困境
- 网易云音乐重启IPO,持久战背后赢家已定?
- 最新消息全面分析 广州恒大地产集团现在状况如何
- 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将构建数据资产交易新生态;广州发布基于“区块链+数字证书”可信认证功能的数字化平台 | 36氪大公司数字创新指南1125
- 房企“久旱逢甘露”?成都、广州等多地放宽预售资金使用条件
- 广州举行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夜空木棉绽放地铁穿梭
- 剧本杀背后的商业模式有哪些?
- 《漠河舞厅》带火一座城背后的4条方法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