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日记不再“完美”


完美日记不再“完美”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完美日记官方微博
文 | 零售商论
“所有品牌都值得重做一遍”, 这句被当下互联网公司奉为圭臬的话术, 延申出造一个新品牌的逻辑范式, 这套范式也被简单粗暴归纳为, “5000篇小红书+2000篇知乎问答+薇娅李佳琦带货=一个新品牌” 。
彼时, 消费品牌在互联网流量裹挟之下, 统一装进“流水线”集装箱进行重构 。
可复刻的IP造势手法、可套路的种草逻辑、可选择的带货博主, 被收拢到主流商业叙事中, 让这场“无门槛”消费造节狂欢热浪, 一浪胜似一浪 。
完美日记就是在这场群鸦盛宴当中, 拔得头筹, 成为品牌再造的“完美范式” 。
11月18日晚, 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 。 财报显示, Q3总营收达13.4亿元, 同比增长6% 。 但营销费用依旧居高不下, Q3营销和销售费用达9.11亿元, 占比总收入67.9% 。
如今, 营销种草、红人直播带货的戏码仍在上演, 但完美日记在再造品牌的玩法上有些吃力 。
上市一年时间里, 顶着“纽交所中国美妆第一股”的逸仙电商, 股价最高一度冲到25.47美元, 截止11月25日美股收盘, 其股价为3.055美元, 市值蒸发近九成 。
那么, 完美日记模式可复制吗?其价值到底几何?谁又还在为完美日记买单?
01 流量“陷阱”
完美日记成功”上位“, 离不开小红书崛起 。
根据易观监测数据, 小红书今年2月份的月度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1.38亿人, 同比增长了72% 。 用户年龄集中在18到34岁, 超过90%的用户是女性 。
这部分年轻用户, 她们乐于被种草, 消费能力强, 有49%的用户月均消费在200元到600元之间 。
相比于其他平台, 小红书的平台带货转化率较高, 数据显示, 2020年4月, 抖音、快手的平均带货转化率为8.1%和2.7%, 微博为9.1%, 而小红书平均带货转化率达到21.4% 。
作为国货美妆行业的新晋选手, 完美日记在创立早期, 主要通过小红书直接种草圈粉, 适逢小红书成长期, 以较低流量费用完成粉丝积累, 触达核心用户群 。
根据完美日记招股说明书,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 小红书合作过的KOL有超过1.5万个, 粉丝数超过一百万的博主超过800个, 依靠“明星+KOL+KOC+素人”矩阵搭配, 搭建分层投放网络 。
也正是因为不走寻常的营销路子, 为完美日记走红奠定道路, 2018年的天猫双11, 完美日记仅仅用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 销售额便突破1个亿, 成为当年美妆行业的一匹大黑马;而此后连续两年的双11里, 完美日记均夺得了彩妆品牌的冠军 。
耀眼的数据背后, 也助推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在纽交所上市, 成为“中国美妆第一股”, 但强盛的势头并未因上市获得延续, 反而陷入“流量”陷阱 。
依据逸仙电商披露的财报, 2018至2020年, 公司投入的营销费用分别为3.1亿元、12.5亿元及34.1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00% 。 这意味着, 在营销配置上, 每年投入的费用是往年的四倍以上 。
到了2020年, 完美日记的全年营收为52.33亿, 同比增长72.65%;净利润亏损26.88亿, 同比下降3667%, 业绩出现“大滑坡” 。 最新财报显示, Q3总营收达13.4亿元, 同比增长6%, 净亏损达3.62亿美元 。
在各大电商排名对比中, 也能窥见完美日记“后退”的步子 。
今年6.18活动中, 在彩妆垂直品牌里, 完美日记从曾经的第一名跌到第三名, 排在了花西子和三熹玉之后;而在双11活动中, 曾经连续在天猫双11中夺得彩妆品牌冠军的完美日记, 如今仅排在了第9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