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混日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如何能够让员工以更高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工作?

如今用人单位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是 , 如何能够让员工以更高的积极性全身心投入工作?各组织以往在这方面努力的成果至多只能算是好坏参半 。 我们需要弄清楚 , 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 本文作者研究发现 , 改善员工敬业度的最有效方式是 , 不要只强调文化 , 也不要将个人视为独立工作的孤岛而仅关注个人 , 要把关注重点转向让员工有出色表现的因素:团队 。

员工混日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文章插图

本文作者之一马库斯 , 一直与盖洛普合作进行有关敬业度的研究 。 他加入ADP Research Institute (简称ADPRI) , 牵头负责该机构关于员工与职场表现的研究项目 。 他和他的团队已完成的“全球敬业度调查” , 是迄今为止所有研究中范围最广、方法最为一致的 。 这项调查涵盖19个国家各1000名在职成年人 , 要求受访者针对8条衡量敬业度的表述做出回答 。 研究发现的结果之一是 , 全球范围内大约只有16%的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 , 而大约84%的员工只是在走过场混日子 。
这样的结果 , 与盖洛普及其他机构近年来的其他调查结果一样不容乐观 。 我们知道 , 员工敬业度是在业务部门层面推动员工生产效率的因素 , 那么过去40年来美国人均生产率一直增长乏力、仅维持在每年略高于1%的水平这一现实也就不足为奇了 。 英国和德国等其他发达国家似乎表现更差 。
人们需要了解敬业度背后真正的驱动因素 。 多年来 , 我们一直存在理解偏差 。 从本质上讲 ,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组织视为一部日益复杂的机器 , 组织内的员工不过是机器上的零部件 。 机器出现任何问题 , 解决办法都是从顶层调整系统(处理整体文化)或者升级个别零部件(即人员自身) 。
然而 , 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持的ADPRI研究 , 揭示出一种可以提升员工在职场的健康程度与生产效率的办法 。 这种办法轻松简单 。 但正因简单 , 所以一直被许多人忽视 。 事实证明 , 改善员工敬业度的最有效方式是 , 不要只强调文化 , 也不要将个人视为独立工作的孤岛而仅关注个人 , 要把关注重点转向让员工有出色表现的因素:团队 。
员工混日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文章插图

团队的力量ADPRI的研究结果发现 , 影响敬业度最大的因素很简单:受访者的大部分工作是否在团队中完成 。 与团队共同工作的受访者 , 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可能性是那些表示自己大部分工作都是独立完成的受访者的两倍多 。 一线实际工作体验——身边共事的同事以及与他们的交流互动——的影响力大于其他任何因素 。
这个结果合情合理 。 根据ADPRI的研究 , 各个行业、各个地区乃至组织内部各个层面的大多数工作 , 实际上都是团队工作;83%的员工表示 , 自己的大部分工作是在团队中完成的 。 团队是你实实在在的工作体验 。 你的工作职责似乎与他人的职责相关联;你的强项似乎得到了他人优势的补充;你身边有同事 , 他们对你有所期待 , 帮助你保持信心 , 为你的工作提供反馈 , 分享你对“杰出”的定义 , 在你压力过大时伸出援手 , 并在你陷入困境时提出建议 。 这种团队体验的质量就是你工作体验的质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