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闸限电会影响中国双碳进程吗?( 二 )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陈宗法强调 , 清洁转型是能源电力行业的主方向 , 不能因为今年出现能源短缺就产生动摇 。 另一方面 , 陈宗法也认为限电对一些规划思路造成了影响 , 一是强调安全保障用电放在第一位;二是反思煤炭托底的角色 , 规模上有所增加 , 淘汰煤电停而不拆 , 转为备用;三是强调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 , 来保障新能源发展 。
煤电的角色和退出节奏始终是各方争议中国能源转型的关键议题 , 而今年的限电危机无疑又多了一份例证 。 综合来看 ,  煤电在未来5到10年依然将在电力结构中承担托底保供的主导地位 , 还将有一定增长 。 但煤电装机容量的增长和电量的增长要分开来看 , 二者并不能划等号 , 也需要市场机制的改革来匹配煤电的新定位 。
具体而言 , 徐小东表示 , 2030年前 , 现有煤电装机要替代掉非常困难 , 每年用电量预计增长在3000亿到4000亿度 , “十四五”期间 , 要尽可能做到超过50%的增量由新能源提供 , “十五五”大部分增量由新能源提供 , 2030年以后考虑替代存量煤电机组 。
徐小东说:“喜欢煤电也好 , 不喜欢也好 , 还是离不开它 , 但希望这个时间尽量短 。 ”
蒋莉萍强调 ,  煤电容量与煤电电量一定 要分开 。 煤电电量的比重要下降 , 碳达峰之后绝对量要下降 , 这是两个不可动摇的目标 , 但这与煤电装机容量下降不一定挂钩 , 这二者如果不解扣 , 老纠缠在一起 , 认识就永远是混乱的 。
陈宗法认为 , 国家应该根据煤电新定位推出煤电新政 。 过去煤电是主力电源 , 利用小时数很高 , 而现在利用小时数越来越低 , 煤炭价格也上涨 , 如果还是过去的电价 , 难以生存 。 要考虑据煤电的容量特点制定容量电价 , 以及考虑为新能源提供辅助服务 , 在灵活性补偿方面提供更有力度的政策 。 “十四五”提出了新的煤电灵活性改造目标 , 但若政策不变 , 规划目标可能还是会大打折扣 。
双碳目标下 , 对于各类化石能源的达峰时间表 , 徐小东认为 ,  煤炭在2025年左右达峰 , 石油在2030年左右达峰 , 天然气相对靠后 , 大概在2040年左右达峰 。 对于气电在中国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 徐小东表示 , 气电可以替代一部分燃煤发电 , 而且比较稳定 , 可以调峰 , 是很好的资源 。 但另一方面 , 气电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 , 对国家能源安全是隐患 。 因长远来看 , 气电会有增长 , 但空间不会太大 。
针对能源规划工作本身 ,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智库研究中心主任夏清建议 ,  应该把规划交给市场 , 考虑用中长期市场合同代替规划 , 通过长期合同来稳定未来价格预期和供给预期 , 偏差部分由现货市场来平衡 。 对于线路、电源是否应该建设 , 由市场主体考虑投资效益来落实 。
【拉闸限电会影响中国双碳进程吗?】徐小东对此回应 , 现有的规划理念是近几十年逐步形成的 , 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 传统的规划理念、规划方法有很多不适用 , 要进行调整 , 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需要 。 引入市场的观点很有价值 , 需要引入更多好建议 , 来让规划方法更加成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