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尚未进入安全区( 二 )


小红书尚未进入安全区

文章插图

小红书头部男创作者 , 数据远不如女性
男性创作者来了 , 但他们面向的潜在的、大批量的用户还远未进入这个社区 。 “看鞋去毒 , 社交去虎扑 , 问答上知乎 , 没啥动力再专门去下个小红书 。 ”多位Z世代向20社表示 , 自己很少会“逛”小红书 , “顶多要帮女朋友搜个攻略时会用 。 ”
更重要的是 , 这些用户依然在描绘同一种生活 。 小红书的创始人毛文超曾在提到下沉问题时 , 表示不会专门针对下沉市场做特殊的内容布局 , 更多是用小红书现有的生活方式 , 吸引更多用户 。
就大趋势而言 , 要做到下一个庞大数量级 , 必须要实现下沉 。
成功的案例显然是抖音 , 通过强势的信息流分发 , 让每个登陆的用户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 甚至还诞生了非常“快手”的网红铁山靠(虽然现在已经被封杀) 。
相对不成功的案例是知乎 , 虽然实现了增长 , 但是社区的容纳能力、生态治理依然有缺陷 , 让不少老用户都离开了这一平台 。
而小红书如果不进一步有意识拓宽社区的宽容度 , 将会在下一个增长平台期面临巨大的问题 。
“去中心化”的产品隐患就在10月 , 小红书有一个灰度更新 , 是取消“关注页” 。 在这一版本 , 被关注的博主只会在页面上端横条得到少量展示 , 失去了原本的单独信息流 。
在小红书博主群里 , 很多人都开始抱怨这个改版 。 这意味着如果用户要刷关注博主的内容 , 需要点进博主账号才能看到相关笔记 。 他们认为 , 这一改动不仅让博主失去了关注页带来的集中流量 , 而且 , 对用户而言也是极为不便的 。
小红书尚未进入安全区

文章插图

小红书博主的声音
小红书一直在坚定地推进“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模式 , 而这次改版只是其中的一个注脚 。
最早 , 小红书采取的是编辑推荐模式 , 人工干预用户主页内容 。 但随着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推荐算法应用出现 , 并快速破圈增长 , 信息流产品逐渐被更多不同领域的应用模仿 。
2018年 , 小红书裁撤电商业务后 , 更加着重社区建设 , 首当其中的就是完善分发机制 , 那时小红书在全行业大规模招聘算法人才 。 那是小红书曾公布中心策略——加大在产品技术方面的投入 , 尤其是算法分发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 用于用户规模的增长储备 。
“小红书是字节系之外 , 很少见的把推荐算法做到极致(的应用) 。 搜索页面也完全基于用户兴趣 , 不强调结果精准 , 但强调用户体验 。 ”某垂直平台CTO对20社提到 。 彼时 , 包括新氧、美柚、知乎等app在改版信息流时 , 都曾参考小红书模式 。
信息流推荐 , 对于当下的小红书而言会产生一些问题 。
其一是 , 对于新用户 , 需要一些“调教信息流”的时间 , 提高了进入门槛 。 小红书有意识地弱化了热门和广场等重新引导公域流量分配的产品 , 在当下少数的、几乎完全倚重信息流的产品 。
其二是信息的冗杂 。 为了增加时长 , 产品内必然会出现大量填鸭式的内容 。 因此 , 小红书在增长阶段 , 一直鼓励用户转化为创作者 。 在这个过程中 , 虚假内容、软文广告齐飞 , 也就很难避免 。
这就需要产品机制和社区治理的补位 。 但据20社了解 , 小红书的整体策略经常慢半拍 。 “产品更新慢、升级换代慢 。 虽然算法团队强 , 但产品端很难实现很多调整 , 最后都为算法框架服务了” , 一名小红书前员工透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