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年轻人的爱情观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 )


对婚姻的恐惧,一定程度和社交媒体、大众文化和负面事件有关 。 在恐婚人群中,爱情观受到名人家暴/出轨/ PUA 等新闻影响的比例,要比总体高出 15% ,而受到「性别问题的讨论,女权意识」、以及「社交媒体,情感大V、豆瓣小组」影响的人,也多了 11% 和 7% 。
年轻人不愿意结婚,那恋爱呢?
年轻人并没有对爱情失望, 只是对自己的爱情,充满悲观塔门的调查发现,在年轻人描述爱情的 30个词里,排名靠前的全部是积极正面的词,陪伴(80.4%)、信任(76.8%)、成长(73.7%),以及责任(72.4%)、亲密(64.1%)快乐(63.9%)等 。
而忍耐、麻烦、消耗、矫情,这些负面的词即便经常在现实关系里发生,但是在整个排名里,全部垫底,只占 23.5%、 11.9%、11.0%、5.5% 。

2021年,中国年轻人的爱情观发生了什么变化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年轻人并非不需要爱情,也不认为爱情是糟糕的,反而对爱情充满积极的想象 。
然而调查也发现,只有一半不到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找到真爱 。 超过五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不适合进入恋爱关系 。
人们对爱情的看法普遍正面,但多数人对自己能找到真爱的看法是:悬 。
2021年,中国年轻人的爱情观发生了什么变化

文章插图

是什么在阻碍年轻人开始一段爱情 ——当代年轻人爱情开始的条件
开始一段恋爱前,年轻人会在什么情况下劝退自己?
塔门的调查中,这个问题的前四名:
1. 直觉认为不合适
2. 两个人在一起还没单身有意思
3. 难以接受对方的政治立场和性别观念
4. 没时间,事业/学业要投入较多精力
这可以对应阻碍当代爱情的四座大山:自我至上、社交网络、性别和社畜文化 。
自我至上是当下年轻人的时代逻辑 。 当前流行的时尚是只为自己活着 。 在以前的爱情剧本里,「我爱你」这句话充满了承诺式的把献祭,「爱」第一,「你」第二,「我」是放在为爱情牺牲奉献、为对方茶饭不思飞蛾扑火的第三位 。 而现在爱情次于「我」 。 我第一,爱情第二,ta 第三(原本的你,如今碎片化成诸多的 ta 者) 。
而社交网络又让年轻人即便身处底层,也共享着跟上流社会、大 V 富豪们相同的消费观、生活方式、同款的包鞋袜电子产品 。 年轻人无时无刻不在对比的焦虑中 。 另一方面,社交网络和互联网娱乐分摊了许多以前只能从亲密关系里获取的需求,花时间精力和钱谈恋爱,不如玩手机 。 强大的娱乐产业 常常让人觉得,「两个人在一起还不如单身快乐」 。
加上女性权利思潮兴盛,性别隔阂加重,对男性家暴、PUA 的恐惧,对男性说教、男权反思的普及,让女性对男性的信任度走低 。 舆论从以前的「担心自己成为大龄剩女」,到现在「单身主义」「专心搞钱搞事业」「为女明星离婚欢呼」,女性「将多余感情看作拖累」的转变十分坚决 。
于是,女性对关系必要度的质疑更敏感 。 在最近一段恋爱或婚姻关系中,每三个女性就有一位(29%)会觉得:现在的这段关系没什么必要,比男性多了 9% 。
在「你愿意为了一段关系,在哪些方面作出让步?」的调查中,女性在所有选项的比例里都比男性更低,也就是说,女性更注重保留自我,更不愿意为关系付出过多 。
如今的女性能够在恋爱中保持「选择强势」,因为相对于婚姻来说,爱情更尊重女性 。
比起男性,女性更不愿意进入一段「还凑合」的关系 。 在所有的「开始一段恋爱前,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劝退自己?」选项中,女性会因为某个原因选择不进入恋爱的比例,全部都高于男性 。 除了两个例外:「穷」和「认为自己配不上对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