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天食量很少,吃不够基础代谢怎么办?

基因和细胞在搞事情,减肥总不成功就别太自责了吧

如果每天食量很少,吃不够基础代谢怎么办?

文章插图
肥胖的确是有多重不良影响的健康事件,但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不得不思量:是体重给自己带了压力,还是不断地尝试各种减肥方法,却总是减了又肥,体重没减多少又反弹带来的挫败感,让我们自责?有没有想过,“该胖的人喝凉水都胖”,这话也许不是调侃?
如果每天食量很少,吃不够基础代谢怎么办?

文章插图

如果每天食量很少,吃不够基础代谢怎么办?

文章插图
不是为了给您宽心,是科学研究发现,除了饮食和运动,基因也决定着肥胖和减肥的难易程度 。在过去的10年里,来自全球250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对超过70万参与者及125项不同的遗传学研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在13个基因鉴别出了14个遗传突变,这其中的一个代表是引起风险拷贝变异的MC4R基因,可以让携带者的平均体重增加6.8公斤,在人群中每5000个体中就有1个携带这种基因的风险拷贝 。
如果每天食量很少,吃不够基础代谢怎么办?

文章插图

如果每天食量很少,吃不够基础代谢怎么办?

文章插图
有些基因会对体重的神经控制发挥关键影响,通过对大脑的作用,影响人的食物摄取,以及饥饿感和饱腹感 。有了这样的基因突变,人会很难吃得少或停止过多地摄取食物 。这类作用机制,形象点说就是,不是您的嘴馋,也不是您的肚子真饿,而是大脑管不住嘴,或许这该叫脑饿,或是脑想肥吧 。科学为您作证:有些肥胖真不是您的错,只是基因惹来的祸 。
如果每天食量很少,吃不够基础代谢怎么办?

文章插图

如果每天食量很少,吃不够基础代谢怎么办?

文章插图
近期还有新的研究报告发布,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机构的联合小组,通过对17万日本人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以及与32万欧美人的跨minzu比较,发现193个与体重调节相关的基因变异,其中有112个是新发现的 。研究小组还对33种疾病与体重的遗传关联进行了评价,发现不仅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还有精神疾病、免疫疾病、过敏、骨关节疾病等的遗传因素,与体重的个体差异相关遗传因素之间都有共同性 。
您可能会问,好吧,胖不是自己的错,肥是基因惹来的祸,那减肥呢?为什么别人可以减下去,自己付出的努力更多,却总是肥了就减,减了又肥,为什么体重总是那么容易就反弹呢?难道这也是天定如此吗?嗯,还真可能是这样 。最近,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胖子的脂肪组织会变得虚弱、受损、更易发炎,这将加大减肥的难度 。这么说吧,是细胞出来搞事情啦 。
研究者通过分析超重人群的脂肪组织,发现脂肪细胞在体积增大会停止一些机能,并因自身的扩张而难以运输能量 。当脂肪细胞变大后,脂肪组织变得虚弱,细胞也需要更多氧气,这容易引起炎症,炎症细胞渗出到血液中,可以被测量 。由于脂肪组织不能容纳更多的生物能量,就不能储存过量的卡路里,过剩的能量被转运到肝脏、肌肉、心脏,导致脂肪肝等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 。
研究者发现,纤维状的脂肪组织在经过减肥后,变得更加坚硬和发僵,脂肪组织受损后,能量将被运输到更深层的腹部和周围的器官 。这样脂肪就被沉积到腹部,以及肝脏、胰腺、肌肉、心脏以及动脉中 。脂肪的这种沉积则会带来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的风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