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没有“副本”

除了螺蛳粉 , 还有老头乐
珠江水系西江干流第二大支流——柳江 , 在其中下游地区河道弯曲 , 在水流的离心力作用下自北向南形成一个U型的凸岸 , 而这个凸岸上便是广西第二大城市柳州的城中区 。
某个角度下 , 恍惚间容易让人感觉是在大西洋西岸的纽约曼哈顿 。

柳州没有“副本”

文章插图

上图为柳州 , 下图为曼哈顿
不同的是 , 后者被誉为世界的经济中心 , 也是纽约最富有的区 , 而前者仅仅只是中国众多地级市中的一座三线城市 。
【柳州没有“副本”】柳州没有夜夜笙歌的百老汇、没有高耸入云的帝国大厦或者腰缠万贯的华尔街大亨 , 甚至你找不到一家ZARA或者汉堡王 , 不过它也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魅力 。
直播间中主播们声嘶力竭叫卖着的螺蛳粉来自这里 , 老人毕生攒下的棺材本流向这里 , 网络上爆红的微型电动车在这里更是随处可见 。
经济、政治、文化都比不过曼哈顿 , 但柳州新能源的渗透率却像下山的AE86(丰田车型 , 《头文字D》中藤原拓海的座驾) , 即使它只是送块豆腐 , 也能让后车无法看到尾灯 。
在《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城柳州范本大数据报告》中 , 今年9月柳州市纯电动乘用车占比达到了35% , 1-9月占比31.6%均为全国第一 , 其后分别是三亚、深圳、上海、北京 。 在全球范围内 , 柳州市的电动车普及率也仅次于奥斯陆 。
而美国2020年新能源渗透率不过也才2.2% 。
柳州如何超过限号、限行力度更大的一线城市跃居全国第一呢?在新能源浪潮的今天 , 其他城市又能否轻易Copy呢?
五大汽车城之一奠定电动化基础柳州作为曾经的18个铁路分局之一 , 被湘桂、黔桂、焦柳铁路穿过 。 水路辅以柳江 , 从柳州港出发的船舶上溯可达融水、融安直至贵州 , 下行可达桂平、梧州、广州、直至港澳 。 是沟通西南、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
便利的交通运输使其成为我国西南工业重镇 , 也是五大汽车城之一 , 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等多家整车企业 。
而柳州与车的关系最早可以追溯到80多年前 。
1933年 , 为解决物资紧缺 , 柳州机械厂接到任务 , 以木炭为燃料制造一辆汽车 。 经过反复几个月摸索 , 柳州造出了第一辆自己的汽车——木炭车 , 也是整个广西造出的第一辆汽车 。
1969年 , 柳州农械厂和柳州机械厂联合生产汽车 , 工人们用纸糊驾驶舱模型 , 挖深坑 , 将钢板捶打成汽车驾驶舱 。 同年4月2日 , 广西第一辆飞跃牌汽车终于试制成功 , 也是在那年 , 首批10辆飞跃牌汽车开向南宁参加共和国20周年献礼汇报 。
4年后 , 柳州农械厂正式挂牌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汽车制造厂 , 后改名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柳州汽车厂 , 也就是如今东风柳汽的前身 。
而五菱的前身是柳州拖拉机厂 , 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柳州机械厂中分离出来 , 与兰博基尼一般最初都是生产拖拉机 。 只不过费鲁齐欧·兰博基尼受到法拉利启发造起了跑车 , 而柳州拖拉机厂受到厂长从北京带回的微型车启发 , 打开了五菱的汽车工业大门 。
上世纪80年代柳州拖拉机厂更名为柳州微型汽车厂 , 转型制造微型汽车 , 并开始引进日本三菱汽车技术、设备 , 生产出首批微面客车 , 同时参考了三菱标志将“五菱”商标设计出来并正式启用 。
在柳州机械厂与柳州拖拉机厂分离近40年后 , 柳机厂又并入柳州五菱汽车有限公司 , 即如今的柳州五菱柳机动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